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草堂书架

|
发布: 9:15am 18/01/2021

草堂书架/自私的基因和迷因

作者: 张草

ADVERTISEMENT

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台北,天下文化1995)(英文初版1976,中文版译自1989新版)
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台北,天下文化1995)(英文初版1976,中文版译自1989新版)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在台大念医学系的姐姐回家度假时,抱怨老师在上课时老是在提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听到他们都烦死了。我听了很有兴趣,基因我知道,就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比如肤色、色盲、癌症、消化酶等等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遗传。我有兴趣的是,基因为什么自私呢?

原来道金斯在1976年提出的理论,在90年代重新引起极大的回响,我姐才会听到她的教授兴奋的强调。

当初达尔文1859年提出的演化论,是一个简单又美丽的理论,简单得只需寥寥数语:“演化就是生命不断累积的微小变化。”(非关进步或退步)而“天择”(自然界的选择)是它的驱动力。只不过达尔文当时无法理解的是,这个微小变化是经由化学单位DNA发生的,DNA要再100年才被发现。跟达尔文同时代的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定律,他所发现的遗传单位,也在1909年被定名为“基因”(gene)。

早期的演化学家,都从生物的解剖特征去架构演化树,但自从分子生物学出现后,分子生物学家从基因去寻找演化路线,令传统演化学家觉得他们的圣域受到侵犯了,虽然两者研究的同样是演化,用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和工具。

但若从基因自私的角度来看,传统演化学家所研究的肉体并不重要,因为所有的生命体其实都只是基因的载体,也就是基因如同开车的人,而我们只是他的车。所以肉体无论如何竞争、交配、努力生存,其实都只是被基因利用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长生不死的是基因,它可以不停的复制,不论我们繁衍了多少代,基因只是在个体和个体之间旅行。

这个想法与其说是惊世骇俗,其实是一语点破,难怪我姐姐的教授会那么兴奋。而当时引起热烈讨论的新观念,如今已成为教科书中的显学。

提出“自私的基因”的道金斯,乃动物行为专家,自私基因走红后,他自创电脑程式“盲目的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也是他后来另一本书的名字),利用程式模拟基因的演化行为,进行更深入研究,他发现除了生物基因之外,文化因子也有类似基因的自私行为,于是在原著第十一章提出meme这个新名词。

是的,现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迷因”(meme)一词就是他仿照gene创造的名词,1995年的中文版翻译为“弥”,指的是文化传递单位,举凡观念、宣传标语、歌曲、服装流行、流行语,甚至神的概念都是。Meme就跟gene一样会复制、传播、突变。

如果从自私的基因来看这一波的COVID-19疫情,它们跟2002年的SARS-CoV比较起来,无疑拥有更成功的演化策略:宿主不会这么快出现病症,甚至不出现病症,因此能在宿主死亡之前争取到足够时间传播病毒的基因。相比之下,当年的SARS只要被传染几乎都会出现症状,而且宿主很快死亡,来不及繁衍病毒的后代,如此对自私的基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更多文章:

张草/汉武帝是个败家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