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12:21pm 16/02/2021

邱德荣 | 病毒与阴谋 “比翼双飞”

作者: 邱德荣

近来走在街上,排队买东西,与人闲聊时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言论。

ADVERTISEMENT

有一次在排队买东西时,前方有一位仁兄竟然没有佩戴口罩,然后理直气壮的和店长说,我才不相信新冠肺炎的存在,肯定是骗人的。话毕,身旁的人都离他千里之外。心想,还有这样坚定信念的人,实在值得“鼓舞”。

另一次在等待朋友时,与友人的朋友闲聊,谈起政府许多不可理喻,兜兜转转的SOP,真的令人气愤。他认为每日破千的确诊数字,肯定是政府捏造来挽救其政权的手段,然后典当了人民的行动自由、国家的经济甚至孩子的教育与前景。

这一次则是注射疫苗的众说纷纭,疫苗不安全、注射后导致死亡、疫苗内含有微晶片或会改变人体基因等阴谋论,说不定是有某种暗势力正在操弄整个世界,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次序。后来,旁边有一位军医提出观点,“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基于个人身体状况而产生副作用,也有人因服食Panadol而死亡,这该如何解释?”

我相信这般言论在大家的生活周遭、社交媒体上都不缺乏,在面对说得头头是道的长辈或网络“新闻”、KOL、Youtuber前,难免会让没有这番认知的群众陷入被说服与否的两难之中。要不然就是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一再限制自己的社交范围,最终导致生活变得愈加孤僻。

在社会心理学对於阴谋论的研究基本上分为四大因素:人格、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

人格因素的其中一项为偏执人格(paranoia)。这等人格的主要特征是经常怀疑他人,对他人的意图、行为妄加猜测,认为他人对己有敌意,包括身体的威胁、不忠、欺骗、利用等等。

认知因素在于一个人的逻辑养成,判断一件事情的能力。认知是一种长期性针对所接收的相关资讯来源有关,亦有赖于一个人是如何被教导去思考、搜集与分析所发生的事。

动机因素则是偏向于那些对社会发展持有悲观的看法,觉得社会越来越不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而自己却是社会中的小人物,因无法做出改变,而倾向使用阴谋论来寻求安全感。

社会因素中则有一种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的解说,当人们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极端或保守的一种社会现象。当某个群体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进而团结起来,就会对阴谋论产生苟同。

若面对以上的“阴谋论”缠身,可以如何简单破解呢?

首先,无论疫情是真是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更应该相信人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大于一切。毕竟佩戴口罩与保持安全的人身距离,不会死;会死的,是万一病毒真的存在。

接着,为了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首要的是避免自己成为网络新产物的“标题党”一族。唯有仔细把内容阅读完整,才能够去分辨真伪,或明白标题的含义,而不是读了标题后便胡乱炒作,唯恐天下不乱。

再者,社会支持也相当重要,虽说专家并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多聆听专业人士的剖析,走出同温层,与不同的人士交流,除了可以拓展思维与视野,还能拥有健康的社群生活,何乐而不为。

最后,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