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传∕报道
(实兆远17日讯)当冠病疫情开始肆虐,学校的课程停停上上,许多学生在愁着适应上网课时,一名去年就读中三的贫困家庭女学生,已未雨绸缪的忙着兼职打工,为的是要储存中五的学费。
“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中三的课程还能应付得来,因此我就想趁着行管令期间没有回校上课去兼职打工赚钱,储存学费,以便到了升上中五那一年,可以无后顾之忧的专心学习,以期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考到好成绩,日后可升读公立大学。”
这名来自爱大华,今年17岁升上中四的女生郑莉莉受访时说,她读中三时就开始边读书边打工,刚开始时确实会为学习带来一些影响,成绩退步了一些,但在适应后,一切恢复正常。
“行管令是从去年3月中开始,在踏入有条件行管令后,我先在一间水果店打工,在有上课的时候,上午上课,下午至晚上打工,每月可赚取400至800令吉,视工作时间计算。”
她说,辞去水果店的工作后,她转去同样在爱大华的一家美食中心担任茶水员,每天从下午5时开始工作到晚上11时,主要是问客人要喝什么,然后就捧茶水。
“今年因为升上中四,我担心会跟不上课业,所以转到同一家美食中心的西餐档口工作,时间是傍晚6时至晚上10时,结果才做了一个月,就因行管令不能堂食,档口生意转差,所以我也‘失业’了。”
她说,目前暂不再找工,因她发现升上中四后都是上网课的原故,以致一些科目跟不上,所以想先专心搞好学业,确保跟上进度后才去找新的兼职。
“中四有高数班,中三完全没有学过,通过上网课不明白也掌握不到课程内容,所以我想专心多读参考书及多做练习。”
就读爱大华美以美中学的郑莉莉说,她与父亲郑水林及90多岁的婆婆同住,父亲是建筑散工,近年因患上糖尿病,加上受疫情影响,工作变得不稳定,以致收入大减。
“我以前很不懂事,会乱花钱,也不会帮忙做家务,但自从爸爸收入减少后,我醒悟了,不想让爸爸为我的学费烦忧,因此决定去打工,同时也先存未来钱,让自己可以专心地应付SPM,考取好成绩进入政府大学读书。”
询及梦想,她笑说,钱很重要,所以想当商人,可以赚多点钱,让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能过好一些。
“自从我懂事后,已不再向爸爸拿钱,而且在生活上也变得很节省,每月赚600令吉,我只会花100令吉,包括在学校只用2令吉买食物,剩余的就拿来买有需要的东西,如参考书及生活必需品。”
在郑莉莉工作的美食中心经营炒粿条档的爱大华新村前村长彭兴忠说,他知道这名女生兼职打工,原来是要储蓄中五的学费后,非常感动,并且佩服她的毅力。
“几天前我听闻她‘失业’,想要帮她,所以联络了一名热心人士,把她的事告诉对方,对方马上答应捐助1000令吉给这名女生作为求学用途。我也答应每月提供4次的免费炒粿条给她,以表对她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