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豪言

|
发布: 8:30am 06/04/2021

戴子豪.我们是堂堂正正的马来西亚人

作者: 戴子豪

马来西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4年5月正式建立邦交。在冷战时期,马来西亚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之一,即不加入和不敌对冷战双方的美苏。

而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华民国断绝正常外交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的国家。这份友谊至今,已经有差不多半个世纪。从毛泽东时期到习近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ADVERTISEMENT

综合国际外交和国内政治,马来西亚华人绝对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桥梁。但是,要担起这个桥梁,不是那么容易,而且是很复杂的。

在“南洋”这一区域,最早想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其实不是马来西亚的敦拉萨,而是新加坡的已故前总理李光耀。

早在1967年,美国NBC的电台访谈中,李光耀就数落西方人小看中国当时四分五裂,并大胆预测中国将崛起。

李光耀和前中国中央军委主席已故邓小平有着非一般的关系。根据李光耀的回忆录,他曾在邓小平于1979年11月访问新加坡时,挑战邓小平把国家治理得比新加坡好。

因此,邓小平于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到要“特别向新加坡学习,他们有良好的社会纪律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应当向他们借鉴,并且比他们管理得更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一处走廊,有贴上了一句邓小平的经典名句“不管黑猫白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但是,新加坡和中国正式建立邦交,是在1990年10月,比马来西亚晚了整整16年。

马来西亚因为中共支援马共,两国时任政府的关系不是很好。新加坡也不敢贸贸然和中国建交,怕得罪马来西亚。毕竟远亲不如近邻,新加坡还是把和马来西亚的关系放在首位。

马华公会和华团恰恰在这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时任马华副总会长敦曾永森打着乒乓外交的旗号,在1971年为马中关系打了头阵,为敦拉萨和中国领导人打通了沟通桥梁。

但是,今天倒回来看马中建交的历史,大家只提到马来领导,没有什么人提及敦曾永森的贡献。就连李光耀自己,也不怎么提及他本人如何鼓励与中国建交。

那是国际外交和国内政治的交叉口。

如果马来西亚华人先贤当时敲锣打鼓要求和中国建交,那马中关系有可能不会在1974年成型。由于马共成员多数为华裔,并获得中共支持,如果马来西亚华人力推跟中国建交,肯定会引起马来社会猜疑,以致在大多数人的压力下,难以成事。

现在,随着中国因经济、科技、高铁等发展,国力迅速崛起,令许多本地华人感到自豪,不自觉地在许多课题上作出表态,例如在香港“反送中”的课题上表态支持中国,难免会引起部分友族的“关切”。

今天有许多马来人已懂得中文,即使不懂也可以通过网络里的翻译工具,了解华人社会的种种想法。

如果表现得过于亲中,容易让友族们误解为本地华人还是情牵中国,也容易被炒作为不效忠马来西亚。再加上,马来西亚有着全世界大中华区以外最完善的华教系统,以及不少华人的国语还是说得不够中文好,这会加深马来社群对华社的误解,进而更加排斥中国。

当年的先贤们深知要搞好马中关系,在后台下功夫,会远比站在前台唱戏更加重要。

前些日子,外长希山慕丁称中国外长为“大哥”引起议论。试想想,如果把王毅称为大哥的人是林冠英或魏家祥,会那么容易收场吗?其后果肯定会比马来领导所引起的争论来得大。

如果我们想促进马中两国友好关系,最好还是秉持先贤的作业模式。中国政府也要保持敏感度,了解马来西亚的国情,不要让马来社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或猜疑,例如别再称马来西亚人为华侨。毕竟经过了几代人,这里才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家。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本地华人要以马来西亚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崛起。如果中国做得好,就给予掌声和赞赏,如果做得不对,也应该勇于批评。我们不做中华胶也不当慕羊犬。我们是堂堂正正的马来西亚人。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