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8:35pm 16/04/2021

张以柔/追忆新村童年

作者: 张以柔(八打灵再也)

旅台马华作家梁金群的《野村少女》,背景是他成长的霹雳江沙利民加地,“野村”就是华人新村。此书分3缉:“野村传奇”、“野村人,野村事”和“野村童年”。

ADVERTISEMENT

第一缉“野村传奇”,刻画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作者童年的长辈都是以割胶与种植为生,村民与野林的关系极为密切。林中破坏农作物的山猪、猴子、穿山甲等野生动物都是农民的天敌。当时的男丁在林里放置各种捕兽器,请君入瓮。凡落入陷阱的野兽,都沦为村民的野味。

书中大篇幅说着野村人宰劏野兽的过程,非常仔细,暴力血腥。光看文字就觉得感官刺激,但野村人却乐此不疲搬凳子围观,男丁负责开膛破肚,女眷负责准备烹煮野味的炉火,村民一旁议论叫嚣看热闹。

开章第一篇写的是劏山猪。突然想起童年时期,我成长的老家霹雳务边拉湾古大新村(Lawan Kuda)偶尔也会有一群成年男子围在一处,长辈说是有人猎了山猪回来,他们在“分猪肉”。每次见到新村街口挤满乱停的摩托车,十字路口被围观村民挤得水泄不通时,就是分猪肉的时刻。

村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或是吃野味的这种习俗,放诸现代来说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是经历SARS和冠病后,更是觉得野味碰不得。不过当年村人穷,割胶的收入看天吃饭,打猎捕野味烹煮尝鲜也无可厚非。

第二缉“野村人,野村事”,诉说人情味,小地方的众生相。其中“憨居居”一节,写的是村里精神失常的人。新村小地方,藏不住秘密,村人总会称这些人为傻佬或傻婆,甚至说他们“头风”。这些人总有惊人之举,有的会伤害人,有的只是活在自己世界里。久而久之,村人都学会用什么样的距离和态度,与这些人共存。

另外“印度店”,写印度人与华人之间共处的点滴,那股椰油味、象鼻神、读华校会说华人方言的印度小孩,还有喝过椰花酒就会回家暴打妻子的印度男子。每次家暴,印度妈妈都哭得惊天地泣鬼神,作者忍不住问印度玩伴,为什么不阻止,结果印度女孩若无其事地说:

“我老母讲,我地吉灵人,个个男人都识打老婆,打老婆系好正常嘅,没咩野嘅!”

说起来,另一名来自霹雳的马华作家锺怡雯,其作品也有类似景象,看到印度女子后脑那束油亮的辫子,联想到辫子只会变成家暴逃跑时,醉夫伸手就能抓住的把柄,用力一扯女子再回到暴拳里。

第三缉“野村童年”,作者说,萌生写这本书的念头,是回国奔丧,父后三日,想要凭书追忆童年。

作者说他远从容县漂洋过海来马的父亲大华人主义,坚持小孩都得读华校,看不起送小孩去英校或马来校的华人家长,认为华人能吃苦又会做生意,马来人懒惰愚昧。作者向父亲解释这是民族历史背景使然,华裔来到南洋时,只能拼命工作糊口,与马来人乐天知命的个性完全不同。

多年后,国内每个新村都物是人非,青年外移,人口老化,华小规模不如以往,甚至在微型学校门槛边徘徊。当年打猎和沉迷唱K的人,有的已经坐轮椅、作古。

当年每天晚餐后,安哥安娣围在报摊前,美其名等夜报,实为等待夜报橡皮圈夹着的那小张马票纸,他们跨坐在摩托上,在引擎声中话长短。如今他们都学会上网看开奖号码,让人引颈长盼的夜报也停刊了,客厅不再有长辈指着夜报咒骂政治人物的景象。事实上也无需等待夜报,媒体同仁每日争分夺秒发快讯,长辈们该骂的白天就即时在脸书微信群组里各种爹娘鱼虾蟹。

童年时期那个闹哄哄的新村,只能追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