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1/2012
廖宏强.重拾“咖啡小镇”的美誉
作者: admin

为了促销国内的旅游,旅游部负责协调与推展的工作,咖啡业者则负责遴选,编列了大马100间最佳传统咖啡店。居銮共有2间入选,一位于市区,有50年历史的“雪园”;另一是拥有83年历史的巴罗“岭南茶室”。

居銮一直都是农业发展的重镇,其中龙珠果的栽种面积更是全国之冠,早期咖啡也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当年占美出产的咖啡品质是国内公认最佳,小镇巴罗更是处处咖啡飘香,是个名副其实的“咖啡”小镇。

然而,居銮的咖啡种植却无迹可考,按老居銮的回忆,大概可追溯至30、40年代,一般的农家开始有零星的种植,直到50年代才有经济规模及效益的种植,大多也只是小园主的型态经营,当时主要的经济作物还是橡胶。60至70年代是居銮咖啡种植的黄金期,咖啡的产业链也从单纯的种植,初级的咖啡果采摘剥取,慢慢提升到次级咖啡粉的研磨加工、包装及分销。80年代末,棕油价格飙升,许多种植咖啡的农民大多纷纷改种经济利益高,以及人工相对较少的油棕,至今只剩占美及巴罗还有一些小规模的种植,而且许多还是沿着铁轨两旁的地种植,形成一道很特殊美丽的铁道风景。

传统农业,尤其是人工相对多的咖啡产业,从荣景到衰退不过三、四十年时间,记忆尚存的老居銮人还可侃侃而谈,年轻一代的居銮人大概也只能从老居銮人口中得知一、二。随着时间的过去,记忆的消失,影像文字的匮乏等等因素,小小咖啡豆的辉煌过往就会慢慢成了一则被遗忘的故事。这半年多来,因为编著一本有关居銮咖啡的书,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其中两位巴罗年轻人,何志强及林敬评令我印象深刻。

因为居銮是个传统农业社会型态的小镇,年轻人很难在小镇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许多中学生如果毕业后没继续升学,大多往外谋生,到外地深造;以我班同学为例,没有一位留在家乡,即使是许多世代务农的子弟也一样,回流的更是少数。华裔人口的比率逐渐减少只是时间的问题,传统农业也在人力不断的流失,没有创意,活力欠缺,以及现实生活的考量下难以转型继续经营下去,慢慢就被屋业发展计划取代,成了名符其实的钢骨水泥都市丛林。这些年居銮市区的变化充份说明了一切。如此而量化放大,就不难看出这其实是国内传统农业的困境。

何志强是毕业于英国的大学生,回流家乡,小规模自产自销纯咖啡粉,用的是在地生产的利比利亚种咖啡果,且正筹划与当地咖啡业者结合的民宿生态旅游,企图把巴罗打造成“咖啡乡”(香)。我和两位年轻人走在铁轨旁闲聊,沿路捡拾混在果子狸排泄物中的咖啡籽,这些舔起来没有“屎”味的咖啡籽,经过适当的处理,就成了另类的“猫屎咖啡”,而且还是道地居銮巴罗的特产。

两人以台湾闻名的“古坑咖啡”为例。古坑其实没有完整的咖啡产业,巴罗却曾是享有“咖啡小镇”美誉的地方,而在地人没有理由不将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发扬光大,与其抱怨家乡的落后及萧条,不如自己来做。没咖啡的成了咖啡界的明星,有咖啡的却是咖啡不再飘香的小镇,听了不禁令人有点感慨,重拾“咖啡小镇”美誉的理想是个开始,让人深深感受到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意,理想与坚持的背后,就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值得鼓励与肯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