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9:00am 04/06/2021

【爱长在】临终语言沟通,让临终者善终

作者: 张露华(记者)

在疫情严峻之下,许多人连家人的最后一面也见不上就离世,没有告别礼,只有手机中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在疫情下我们只可以隔空永别。

能够临终告别,在这个时势是难能可贵,因为大部分现代人的临终时候都是在医院,即使不是冠病患者,也因为医院不让探访,也可能无法好好与家人告别,所以能够在家人临终时刻陪伴左右,就必须好好的道别。

ADVERTISEMENT

中国广州大学教授暨生死学家胡宜安表示,当死亡迫在眉睫时,垂死者的潜意识却依然是生境体验,尽管失去沟通交流的动力,但内心深处又依恋人间,因而有强烈的沟通需要,家人必须面对与临终者的共同困境。

每个人都对死亡感到畏惧,但胡宜安认为,其实不是临终者没有接受死亡的能力,只是我们必须理解临终者陷入一个复杂与混乱处境,需要旁人协助,就如初生婴儿需要人呵护。

他提到,除了家人协助之外,医护人员也要学会医学叙事根本转向,把“医”“患”关系转换为“你”“我”关系,因为在临终阶段是没有医生与患者身分,而是转换成临终共同体,不是医疗共同体。

“死亡是所有人的宿命,所以无论是护士、医生与患者都应该建立临终共同体关系。”

他表示,医学叙事最先是为医学,接着是生命,最后走向善终。以前的医生只为了职业而叙事(处方),病人不只是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还有心灵的痛,最后走向死亡。来到临终这个阶段,医生、护士或其他人不能跟临终者谈健康,那是毫无意义的,这个时候病人需要的是死亡沟通与交流。

“但往往我们都以为临终者怕死而不谈,其实临终者关心的是身后事的安排,所以这个时候的家属很难与临终者真正的交流,以致产生一些不应有的误解。”

胡宜安强调,临终沟通不只是话语的转换,还要把环境营造为“优逝环境”,以临终病人为中心去关怀与帮助他们,以消除他们的死寂。

●胡宜安教授

中国广州大学教授、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几个关键点帮助临终者达到善终

他提出几个要点帮助临终者达到善终:

●语言沟通——临终者都会感受到深刻交流,安慰语言是一剂最好的安慰剂,家人可通过语言表达赞美、宽慰,或通过怀旧叙事认同他对家人或社会的贡献 ,以此让病人建立对自我生命的完整价值确认。

很多家人明知道病人已经不行了,但因为忌讳或顾虑,不让病人知道一些讯息,让病人独自一人在陌生环境面对死亡。

●陪伴——临终者最害怕的就是孤独,这个时候陪伴很重要,在旁跟他聊天或只是安静的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受到你在他身边,说什么并不重要,让他知道有人陪伴在侧已经足够。

●告白——临终者对死亡恐惧的最重要原因,是尘世间有许多事情未结束,尤其是社会关系、情感等,令他死不瞑目,唯有让他道爱、道歉、道谢、道别,才算是完美生命之旅。

胡宜安表示,任何处于临终状态的人,都有共情渴望,孤独焦虑就是对共情的渴望,家人要帮助他们接受死亡,让患者感受到你是真正的感同身受,他不是孤立的。

“我们能够做的绝不是顺应,而是应该明确让临终者明白‘结果就是这样的,你无法改变,我也无法改变’,死亡是谁也无法翻过去的一面墙,不同的是每个人抵达的路径不一样而已,那么不妨接受它,放下心中的包袱,以同理为基础,让临终者明白这不只是你的理,也是大家的理。”

他表示,来到临终阶段,是一个人面对的最大人生脱轨,失常、失能、失智、失重、失落、失意、陷入绝望之境,内心的悲苦与痛楚无法向人诉说。

“所以临终者往往会无理取闹,但再怎么无理取闹,我们也要配合他演下去,不要表达出怨恨,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我们是亲人,用关怀表达对他的尊重,也让活着的人以后不至于后悔。”

相关文章:

【爱长在】生死攸关的四堂课

【爱长在】王劲强 存善心做好事,是我最想给孩子留下的爱的遗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