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
发布: 9:05am 14/06/2021

白慧琪/同理,而非同情

作者: 白慧琪(副刊【专题】记者)

ADVERTISEMENT

5月底的焦点专题〈冠病儿童隔离记〉反应挺好的。特别想记下这篇,因为好久没有转换写作方式,类似日记那样纪录受访者的故事。(虽然好像煽情了一点,太不像我了!)有同事、朋友来讯告知读了泛泪;不少转发此文的读者写下“将心比心”“歧视比病毒更可怕”。希望这种反思也像报道转发次数一样多。

再来是有感受访者把生命很重要的一段历程交到手上,这种信任感,我特别珍惜。“妈妈”因职业关系受到的压迫远超于内文,碍于不让她再次曝光又被追击,行文隐没了很多。听回录音,她的叹息、哽咽,甚至是停顿时凝结在空中的无奈,并不容易用文字表达。总之,她真的承受很多很多,读者可自行“脑补”。

动画电影《Inside Out》,女孩搬家、转校后生活面对巨变,脑袋里的欢乐和忧伤两个情绪出走,核心岛屿一座座崩塌。我想像中,“姐姐”的世界也是在确诊隔离期间崩塌许多。访问时她有点害羞、爱笑,但也会停下来,抿嘴、深呼吸。后续跟进,“妈妈”也说“姐姐”还在慢慢修复。

“姐姐”是在4月份校园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确诊,当时人心惶惶。相信还有很多确诊小孩面对同样的焦虑、不安、恐惧,而他们的好友或同学、家人也一起受到猎巫、歧视。如今学校已经关闭,改由线上上课。不知道这篇报道,能否在老师、家长、学生、一般大众心中留下什么?待来日重返校园,望他们都能好好的。

有时会想,我们喊着“同理心”“不要歧视”,是不是都沦为口号?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真正做到同理与不歧视,但作为记录者,这些故事都在警惕我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面对疫病,害怕、闪躲或许是人性自然反应,但是不恶言、不造谣是可以自我抑制的,与你共勉。

也想顺便打一打副刊前一周的系列性平专题:6月2日德成的【焦点】〈玩笑有度〉、6月6日我写的〈女孩,感谢你说出来〉,以及6月8日慧颖的【新教育】〈性平教育教什么?〉。

记得观看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时,除了套进金智英的角色,我也在某个路人身上看到自己。我也曾在商场嫌弃推婴儿车“横行”的母亲,没有同理她辛苦采购兼顾孩子。

这次制作性平专题,阅读了马大新青年“我们都是房思琪”和Instagram “savetheschoolsmy”的言语、肢体性骚扰、性侵等故事。这些事件就是如此频密在生活周遭发生。希望阅读这些故事的人们,你们都不是加害者。但,除了看见幸存者,也请检视自己会否是在旁漠视、纵容、否认的间接加害者。

好文重温: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482745.html

更多文章:

陈愐壮/副刊摄制队,太难了!

郭慧筠/善

李依芳/回想过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