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
发布: 3:54pm 11/07/2021

港助理教授:媒体助防治自杀 · 报道宜“六不要”“六要”

作者: 李桂萍
程绮瑾(上)与彭开贤通过线上“自杀防治与安全报道”工作坊,希望提高公众认识,有效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程绮瑾(上)与彭开贤通过线上“自杀防治与安全报道”工作坊,希望提高公众认识,有效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新山11日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程绮瑾认为,媒体如何掌握基本的安全报道与原则,对防治自杀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当中包括“六不要”与“六要”,从而提高公众认识,有效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程绮瑾是于昨晚举行的“自杀防治与安全报道”工作坊,发表谈话。这项活动由

ADVERTISEMENT

i-Life Suicide Prevention Association和MyMedia Cares联合主办。

她说,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自杀并供媒体工作者参考指南中,“六不要”指的是:

■不要将有关自杀的报道放在显著的位置,也不要过度重复类似的报道。

■不要使用煽情或者将自杀正常化的语言,也不要将自杀描述为个体面对问题时一种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不要详细描述自杀所使用的方法。

■不要提供关于自杀地点或位置的详细信息。

■不要使用耸人听闻的新闻题目。

■不要使用自杀现场照片、录像或社交媒体的链接。

至于“六要”则是:

■要提供寻求帮助的准确信息,例如求助热线和资源。

■要教授公众有关自杀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知识,而不传播自杀相关的流言。

■要报道如何应对生活压力或者自杀想法,以及如何获得帮助。

■要特别谨慎报道名人自杀事件。

■要谨慎采访自杀者家人或者朋友。

■要意识到媒体工作人员自身可能会受到所报道的自杀事件的影响。

重点探讨报道加剧自杀行为

程绮瑾表示,自杀行为虽存在复杂因素,但研究数据显示,重复报道、重点探讨自杀案例等会导致随后更多的自杀行为。如果报道的自杀者是名人,相关报道随后的影响更广泛,出现模仿性自杀或诱导自杀行为的风险也最大。

她以香港为例,首宗烧炭自杀个案发生在1998年,当时媒体大肆图文并茂报道,最后形成接连发生多宗烧炭自杀案。

“因此,媒体应尽可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自杀预防的相关知识,提供帮助管道资讯,同时鼓励媒体机构与从事自杀预防工作的团体加强交流,达致有助公众利益的报道准则。”

曾任新闻工作者的程绮瑾专研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参与自杀防治。

自杀报道著重传播正面讯息

她指出,自杀报道不妨考虑著重在成功应对逆境的教育性讯息,阐述他人战胜自杀念头所采用的方式,而非详细撰写自杀方式、揣测死者自杀原因等。

“媒体也应尊重家属,避免公开遗书、录音等隐私详情,以致对相关人士构成困扰与伤害。”

程绮瑾强调无意干预媒体的专业自主,唯希望从人文关怀及社会责任感角度,让社会大众关注自杀问题,促进公共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自杀,在报道的同时,关心高危人士的潜在危险和精神状态。

她也提醒,自杀相关的报道材料可能会引起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经历的共鸣,媒体机构有责任对从业人员提供必要支持,从业人员若有需要,应向精神健康相关专业人士或团体谘询求助。

彭开贤:觉察关心身边人求救讯号

另一位主讲人彭开贤表示,心理解剖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的自杀者在自杀前4周极可能经患上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忧郁症等,却没有被身边的亲友察觉,而绝大多数的自杀者,想要杀死的是痛苦,一旦他们的痛苦获得释放,自杀意念会大幅度降低。

彭开贤是拉曼大学心理与咨商系课程主任及怡保班台医院特约临床心理师。

他说,与自杀行为相关的因素,包括冲动、绝望或悲观、模仿等,大部分自杀者事前都会向身边的人透露一些蛛丝马迹,或曾多次间接性发出求救讯号。

“除了家人的关怀及寻求专业药物和心理治疗,防治自杀方法尚需民众、社区或组织扮演守门人,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感受,扶持脆弱心灵,走出生命忧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