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角攝

|

国际写真

|
发布: 5:49pm 17/07/2021

景德镇传统薄胎瓷 · 薄如蝉翼赢美誉

作者: 林毅钲

ADVERTISEMENT

熊国安在展示他制作的手工薄胎碗。
熊国安在展示他制作的手工薄胎碗。

中国江西景德镇以出产瓷器著名,别名“瓷都”,薄胎瓷是该镇传统艺术汉族瓷器中最负盛名的一种,又被称为是“脱胎瓷”或者是“蛋壳瓷”,其胎壁不足0.5毫米。薄胎瓷凭借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等特点备受人们喜爱,获赞“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熊国安是景德镇传统薄胎瓷制作技艺传承人,从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手工制作薄胎瓷至今,已与薄胎瓷打了49年交道。他制作的作品,厚度可仅为0.15毫米。

薄胎瓷的制作十分有特点,它需要经过40几道工序,且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来完成的,一共要分三次才能够烧制成功。比较典型的工序有配料、拉坯、利坯上釉、绘画等等。其中,利坯需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步骤,要反复修琢,数量更是要达到数百次,才可以把原本有2、3毫米厚的坯体一点点削薄修成0、5毫米,直至达到可以透光的程度。所以能薄如蛋壳“蛋壳瓷”,利坯是非常精细的一道工序。

制作薄胎瓷,熊国安喜欢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夜灯下,随着泥屑从刀下不断飞出,胎体变得越来越薄。而这一刻,展现的是一场人与瓷的对话。

(图:新华社)

必须多次端详一只利好的瓷碗坯,确保无瑕疵。
必须多次端详一只利好的瓷碗坯,确保无瑕疵。

随着泥屑从刀下不断飞出,胎体厚度进一步变越来越薄。
随着泥屑从刀下不断飞出,胎体厚度进一步变越来越薄。

制瓷匠人在“利坯”工序中完全靠手拿捏刀具,将拉好的坯体一点点削薄。
制瓷匠人在“利坯”工序中完全靠手拿捏刀具,将拉好的坯体一点点削薄。

薄胎瓷的制作十分有特点,它需要经过40几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来完成的,一共要分三次才能够烧制成功。
薄胎瓷的制作十分有特点,它需要经过40几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来完成的,一共要分三次才能够烧制成功。

熊国安在利坯。以利坯为例,薄胎瓷的成形最紧要、最艰难的便是利坯。
熊国安在利坯。以利坯为例,薄胎瓷的成形最紧要、最艰难的便是利坯。

 

在灯光下便能检验一只薄胎碗的厚度和显出蛋壳一样的通透效果。
在灯光下便能检验一只薄胎碗的厚度和显出蛋壳一样的通透效果。

夜灯下,随着泥屑从刀下不断飞出,胎体变得越来越薄。这是一场人与瓷的对话。
夜灯下,随着泥屑从刀下不断飞出,胎体变得越来越薄。这是一场人与瓷的对话。

只有一盏夜灯下,准备开始“利坯”,非常考验眼力。
只有一盏夜灯下,准备开始“利坯”,非常考验眼力。

这是“利坯”前杯坯(右)和“利坯”后杯坯的对比图。
这是“利坯”前杯坯(右)和“利坯”后杯坯的对比图。

等反复上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
等反复上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两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