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03/2015
安焕然.马六甲史与中国文献
作者: admin

上周,到马来亚大学文学院演讲。一进场,哇!坐满。这是一场很享受的演讲。马大学生水平高,发问具深度。我喜欢。

我的讲题是《满剌加的建立与郑和下西洋的跨文化管理》。

“满剌加”是中国明代文献的记载,指的就是马六甲王朝。历史常识,马六甲建国初期,常受暹罗侵扰。但就在这个时候,马六甲开国之君拜里米苏拉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时的中国,明朝永乐皇帝(明成祖)即位,凭借强盛的经济和国力,大遣使节团出巡海外,宣扬国威。1403年,明朝使臣尹庆到访马六甲,拜里米苏拉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派特使跟随尹庆到中国访问,请求中国保护。

随后,又有郑和下西洋。马六甲特使也曾数次附搭郑和船只赴京,向明成祖申诉暹罗侵扰马六甲。明成祖随即严厉谴责暹罗国王。警告暹罗必须维持区域和平,不得侵犯弱小。

1405至1433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曾先后访问马来半岛的彭亨、吉兰丹,而且郑和船队也几乎每一次都到马六甲停泊,并在马六甲河边建造了一座有卫兵驻守的“官厂”。那是一座木造鼓楼城墙,晚间有士兵巡逻。在城墙内又再修筑了一处大仓库,存放粮食和宝货。郑和船队远航或回国,必经马六甲,就驻扎于此。

600年前的马六甲,是郑和下西洋的中继站,也是最值信赖的亲密盟友。拜里米苏拉等前三任国君都曾先后亲自到访中国,建立和平友好的马中关系。这些史实都确确实实地记录在明代官方正史档案《明实录》里头。

马六甲后来成为东西交通航线上的贸易中心。各国商人汇聚在这里,热络交易,叫卖声此起彼落。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在其《瀛涯胜览》记说,马六甲这个地方白天炎热,晚上凉爽。有一条河从马来皇宫前流过,直入大海。马六甲国君派人在河上建了一座木桥。桥上建造了二十多座亭子,各种货物就在这里买卖。

你或许会好奇地问:当时的马六甲商人是用什么语言交谈做生意的呢?一个可以相信的推断:“说马来话。”简明易学的马来语,容易接受外来词汇,在当时已是区域的通用语言(lingua franca)。

但我们的认知不能仅止于此。16世纪葡萄牙外交官皮列士的《东方志》记说,在马六甲港常常听得到84种语言。

此外,当时的中国明朝、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县)和马六甲的官方贸易国书往来,都是用中文书写的。可见以明帝国为核心的中华朝贡体制圈内,“中文”也是公认的“官方流通文字”。

中国向来重视历史文献记录。由于马六甲和明朝有亲密邦交,中国文献多有记述两国来往事。若认真考核,中国文献几乎可以重建马六甲王统系谱和填补部份马六甲重要史实。

更有意思的是,全世界第一本马来语词典,是由明朝中国人编写的。1549年,由翻译官杨林校正的《满剌加国译语》,总共收载了482个古代马来语词汇及其读音。有趣的是,这本词典全是用中文书写的。

问答环节,马大学生问:“若马六甲史的叙述,只依靠中国文献,是否太单一性了?”

这提问很有深度。是的,任何历史文献都需要先怀疑,经考实。例如《明实录》记载满剌加第三任国王是“西里麻哈剌者”,想来就是Sri Maharaja,那是对国王的尊称,并非王名。

又,文献所载的开国之君“拜里米苏剌”(Parameswara),是否为Permaisura的讹转音译,也只是国王的尊称,而非国王的名字?但从另一角度思索,查Maharaja或Permaisura,都是出自印度梵文,由此亦或可窥探马六甲建国初期的文化源流轨迹。

纵使中国文献的记载仍需考证推敲,但中国自古以来,史官写史,有董狐之笔,有其秉笔实录的严谨史学传统精神。反倒是夹杂神话、文学夸张描述,甚至某种程度上穿插虚构成份故事的《马来纪年》和《汉都亚传》,其记述就更需要认真考证,小心引用了。于此,中国文献的“单一性”,更显“弥足珍贵”,更需正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