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07/2015
蔡慧沁.正视儿童的特殊病症
作者: admin

望子女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万一孩子不幸出现缺陷,父母要承受的育儿压力是巨大而长远的。

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对一些特殊病症如过动症、自闭症、孤独症、阅读障碍等的认知有限。由于此类病症不像唐氏症、小儿麻痹、智障或其他残疾较易从外观上辨识,也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不易及时被察觉。

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各种异于常人的症状,可能已错过了黄金治疗期,造成孩子未来面临更严峻的学习障碍和社交障碍。许多案例已证实,只要提早治疗,尽管无法百分百治愈,但将有助于改善上述病症。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指标可供参考,除了身高体重这些生理数值,还包括语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表现等,每个年龄层的幼儿,理应具备特定的能力。当幼儿在某方面的能力出现迟缓,家长最常踏入的误区就是——孩子还小,等他大一点,就自然会改善。又或者老师将学生的异常举止视为不专心、爱捣蛋的行为问题,殊不知这极有可能源自于生理上的缺陷,并非孩子所能控制。可见社会大众对这类特殊病症的认知多么不足。

只要家长发现孩子两岁还不会说话、不懂得与人互动、有过动表现,或到了识字年龄仍出现识字困难,就应有所警觉,最好马上带孩子接受鉴定与评估,以确定这些迟缓表现是天生缺陷或是其他后天因素所致。

政府机构虽开设特殊教育班,但却混合了各种程度的特殊学生,未能给予个别的针对性治疗,疗效甚微。因此多数华裔家长宁可花钱,让特殊儿在一些非政府组织或私人中心接受治疗。然而,长期性的治疗费用对小康之家而言,是一个无底洞的开销。有人提出,家长可为孩子申请“残障人士识别卡”(Kad Orang Kurang Upaya),享有每月津贴、扣税、免政府医药费等福利。但有些父母对“残障人士”的身份标签仍感排斥,毕竟孩子的外表与正常人无异,一旦被标签“残障”,未免对孩子构成一定的伤害。

《星洲日报》副刊曾报道过几个活出自我的自闭症个案,如本地导演郭修篆、画家叶平亮、灵修师李松根等,可谓起了很好的宣导作用。家有特殊儿的家长别气馁,虽道阻且长,无论如何,一定要让孩子学有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社会大众更应以宽容的态度去接纳这不幸的一群。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