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09/2015
沈明信.珍贵的精神遗产
作者: admin

中秋节前后发生的这些事,让人不胜唏嘘。

一场剑拔弩张的种族情绪,围绕着茨厂街展开,甚至中国驻马大使也被卷进风波,过后却在意料之外草草落幕结束。结束是结束了,只是余波难免荡漾。

中秋节,我提前几日,备了素月饼送左右两旁的马来邻舍。说起中秋节,我只能含糊介绍说是华人传统节日。

真的要细究,为什么身在四季如夏的马来西亚,你还要庆祝一个秋季的节日?呵呵,那是源自北国的传统呵。

没有寒暑变化,没有四季秋冬,马来西亚华人年年过着中秋、冬至,那是代代相传的传统,从祖先传至父辈,再从父辈传给我们。

中秋回乡,在一家购物广场里,看到一队锣鼓喧天的舞狮走进来,跟着后头的,是提着灯笼的各族男女。华人占大多数,还有马来、印度家长,带着他们的儿女,提着灯笼跟在队伍里。我看到马来家长教导孩子们小心翼翼护着灯笼里的火,不让它因为走动而熄灭,心里是很感动的,这半个月来发生在茨厂街的种种叫喧,好像离得很远很远。

这些马来小朋友长大之后,不管庆不庆祝中秋,在他们层层的童年记忆之中,应该会和我们一样,有着提灯笼的记忆。话说回来,这不是代代相传的习俗,更不是源自本土的习俗,那么,是谁传给他们的?

在马来西亚,有一种传承,比中秋、灯笼、月饼,甚至比各族的传统习俗更珍贵,那就是“融和”。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由开国先贤传至每个族群、每个家庭,再由每个家长,珍而惜之地传给每一名儿女。

中秋之后,月仍有阴晴圆缺;族群之间的情谊,却不该时时有变。在我们的记忆里,都有一轮天上的明月,都有父母在旁的小心叮咛,都有一盏灯笼里需要小心翼翼护着的火。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