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5日彭博电)过去几周,华尔街大幅下调了对中国2023年和2024年经济成长的预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面临著连续第二年达不到既定经济目标的风险,增速或连续3年低于5% —— 这将是自毛泽东1976年去世以来头一回。
成长停滞肯定会产生更长期的地缘政治影响。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承诺让中国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幸运的话,那也将是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点。但从目前的发展轨迹来看,这种前景越来越遥不可及。
ADVERTISEMENT
彭博经济研究本周公布的研究显示,中国可能很难持续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即使中国经济体量到2040年代时可能超过美国,其领先程度也将是有限且不稳固的。
中国的强劲成长和随之而来的货币升值意味著,过去20多年来,中国以美元计价的产值增速远快于美国。中国在世纪之交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1.2兆美元,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而到了2020年,中国的GDP已达美国的70%,2021年超过72%。这堪比当年的日本;日本以美元计价的产值在1995年达到美国的近73%,不过之后便走了下坡路。
去年是个分水岭时点,中国相对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第二季后下降,当时上海两个月的封控严重打击了信心,削弱了成长动能。
根据彭博汇编数据,2022年,中国GDP成长了1.3兆美元,而美国成长了2.1兆美元。2023年上半年,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5%的背景下,以美元计的中国GDP萎缩而美国经济却强劲成长,正如彭博经济研究所说,两国“在全球经济竞赛中的差距拉大”。中国目前的产值接近美国的68%,料将连续第二年下降。
在去年10月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到2035年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这意味著经济规模和人均GDP较2020年翻一番,年均增速需达到4.7%左右。
《彭博社》最新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GDP将成长5.1%,2024年和2025年增速将放缓至4.5%。考虑到去年增速仅为3%,2022至2025年之间四年平均增速将不到4.3%。如果决策者不采取重大刺激措施,成长动能持续恶化,这个数字肯定还会更低。
彭博经济研究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经济体量在2040年代中期前,很难赶上美国。即使实现赶超,中国经济领先幅度也将是微弱的,可能随时被美国再度反超。
在疫情之前,彭博经济研究曾预计,中国经济在2030年代初即有望超过美国。疫情之后乏力的经济复苏令这一预测显得过于乐观,这折射出地产领域的深度下滑和市场对北京管理经济能力的信心流失。这种低落的信心可能短期很难扭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