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德里8日综合电)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周六起一连两天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各国在俄乌战争、应对气候变化和债务重组等多个问题上意见分歧,加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汀都没有亲自与会,有分析认为可能无法发表联合声明,或会削弱G20的影响力。
身为东道主的印度总理莫迪预计将把握机会填补习近平或普汀留下的空白,占据地缘政治中央舞台,并强调印度日益增长的外交影响力。
ADVERTISEMENT
这次峰会于各国面对不同矛盾之中召开,为首的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峰会联合声明加入谴责莫斯科的措辞,俄罗斯和中国则反对。
成员国关心高粮价非谴责莫斯科
另外,该集团内许多发展中成员国较关心高粮价,而非加入对莫斯科行为的外交谴责。
周五抵达新德里的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由于中国反对有关俄乌战事和气候方面的提议,G20国家仍未就峰会联合声明达成共识。
今次习近平和普汀缺席峰会,代表出席的总理李强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相信不可能于讨论期间轻易调整立场,估计大会难以达成共识。
尽管如此,印度的谈判代表表示,峰会宣言几乎已经敲定,将会反映全球南方和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中方历来重视G20,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参与新德里峰会有关文件磋商和讨论,愿意与各方根据协商一致原则,推动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在峰会前的部长级会议上,莫迪敦促G20领导人避开严重分歧,以解决关键的全球问题,包括全球债务重组和俄罗斯入侵后商品价格受冲击的努力并未成功。
G20成员国占全球三分二人口,主席国印度多次重申,峰会要为集团以外的国家负责,非洲联盟亦响应印度认为峰会需要促进解决全球通胀、负债和疫情后复苏的问题。
但于债务问题方面,报道指多国的主要债权国中国与西方仍然争拗是否应该与发展中国家重组债务,以至提供更多贷款。中方多次表示,高度重视和积极帮助非洲应对债务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亦是各国试图寻求共识的障碍。
中俄沙地反对可再生能源增用进度
有报道指中国、俄罗斯和沙地阿拉伯反对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进度,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幅度,发达国家亦面临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及技术支援减排的承诺。
7月举行的G20能源部长会议未能就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路线图达成一致,甚至没有提到仍是印度和中国等经济体主要能源来源的煤炭。
习近平的缺席也将影响美国维持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努力,以及其为发展中国家推动融资的努力。
印度尼赫鲁大学政治学教授雅各布表示:“如果没有中国参与……问题可能无法真正获得解决,或得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结论。”
或削弱G20影响力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认为,G20峰会如果不能够得出具体方案解决全球问题,可能削弱集团的影响力,促成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平台加以发展,例如上月宣布纳入新成员国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周四,莫迪重申了他想将这G20扩大为“G21”,“将非洲联盟纳入为永久成员”的愿望。
莫迪试图利用G20峰会在主要经济体之间建立共识,以改革联合国等全球多边机构,赋予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