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邦政府在“寻求共识”来达到公平拨款的这一个动作上,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要对方“至少来跟政府谈一谈”。
首相安华发表“反对党议员别傲慢,要拨款就来谈”的论述,被指和希盟竞选宣言提出的“朝野公平拨款”不符的批评,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日前出面缓颊,并为之做出“诠释”,表示安华对反对党要求获得政府拨款一事的看法和立场都非常理性,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和政府谈一谈,并从中达成共识。
ADVERTISEMENT
显然陆兆福强调的是如果反对党要获得公平拨款,就应该与政府洽谈,并达成共识。他表明“这是对政府及反对党都好的”。当然,如果朝野能够洽谈同意合作,达成一些共识和条件,那自然是双赢的一件好事。
可是陆兆福的解释却是已经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必须是在有共识下谈出结果。然而我们明白的是,政党之所以有朝野之分,正是出于双方在政见上看法相异,没有共识。虽然说有些拨款涉及民生等公共建设,可是在施政上却还是无法完全摆脱政治介入,似乎不太可能做到完全剥离独立的。届时又要如何处理?
伊斯兰党副主席阿末山苏里对这情况的讲话,反倒是来得中肯。他表示这是开倒车的做法,因为在大选中有赢有输是正常的事情,因此执政的团结政府不应该阻断拨款,给反对党执政的州属及反对党国会议员。他认为这种做法就像是在惩罚相关州属或选区的人民。
鉴于联邦政府掌握财政拨款的权力,不应该提出“要拨款就来谈”的论述的;安华也没有必要表示“反对党议员别傲慢”的看法。因为他身兼首相和财政部长,委实没有需要去理会反对党议员有什么态度。团结政府反而是可以主动安排各反对党议员,针对其所需要的财务拔款前来布城与首相及财长商议。
如果让反对党议员为了要获得公平拨款,前来与联邦政府洽谈寻求共识,联邦政府反而很容易丢失主动。一旦让对方抓到课题主动出击,执政方就很容易陷入“不知民瘼”的尴尬。“寻求共识”这东西本来就很虚,说白了就是政治语言;“共识与否”完全可以是此一时彼一时的事,毫无确定性可言。
不过从陆兆福强调团结政府要的是,“反对党必须尊重政府与制度,确保不会使用不当方式来影响政府稳定性”的姿态,弦外之音就是反对党议员要得到拨款公平,唯一的大前提就是以明确的态度,清楚表明会共同维护现有团结政府政权的运行,直到任期届满为止,间中不得再传出要倒政府的杂音。
但且不论其目的为何,联邦政府在“寻求共识”来达到公平拨款的这一个动作上,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要对方“至少来跟政府谈一谈”。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可以后发制人,可是更多时候我们见到的都是先发制人者胜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