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农业及粮食安全部认为有必要重新审查本地白米的顶价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作为长期的解决方案。
该部说,新的价格调整正在详细研究,将于近期完成。
ADVERTISEMENT
该研究旨在确保各地稻米价格稳定,帮助稻农增加收入,这也是该部白米和稻谷业的改革之一。
农粮部今日在国会特别议会厅回答伊党尤仑国会议员阿都甘尼的提问时,如是指出。
由于正副部长不克出席,由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代答。
国稻须履行10社会义务
他说,根据政府和国家稻米公司(BERNAS)有效期至2031年1月10日的特许协议,国家稻米公司必须自费履行10项社会义务,以保障稻农的生存与国家粮食安全。
社会义务之一是国家稻米公司将随时在采购中心向农民购买不论质量水平的白米产品。此举可确保稻米产量过剩时,稻米仍有销售市场,并保障农民收入稳定。
该公司还试图通过提供各种举措加强白米业的生态系统,包括简化白米采购系统、与政府机构密切合作以及实施支持计划。
据了解,大马的稻农有权选择在任何商业稻米制造商处出售稻米产品,包括国家稻米公司或提供更高价格的稻米收购商。
生产商或买家可以自由提供最优惠的价格,但必须遵守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政府也不打算授权国家稻米公司成为国内白米产品的主要买家,而是维持由市场力量决定白米买卖的方式。
自2008年以来,本地白米定在每公斤2令吉60仙的顶价,白米最低收购价已于2024年修订为每吨1300令吉。
业内人士认为,本地白米控制价格不具竞争力,因为稻农、制造商和批发商在生产层面面临成本增加,这因素导致市场本地白米供不应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