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语文是促进了解与合作的重要桥梁,马来语文在中国的学习与发展,目的是希望深化交流与外交的关系,时至今日,马来语已经成为加强马中双边关系的重要工具。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昨晚在马中友好协会与前来马来亚大学和理科大学的中国交换生交流时,如是表示。他也接受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访问,畅谈他的中国情怀。
ADVERTISEMENT
促学习中国发展经验
于1998至2005年担任驻中国大使的马吉德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急速发展的过程,认为马来西亚必须学习中国发展的经验。
马吉德在中国的外交生涯,以身作则展现对中国的信任,双方建立起坚强的互信。身为马来西亚驻外国的外交官,他可以安排待产的夫人回来马来西亚生产,但他选择两名孩子在北京出世。后来,他的两名孙儿也在中国上海诞生。
马中友好协会举行餐会,与100名中国交换生的交流活动,旨在通过语文和教育,促进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参与交流会的有来自中国9所大学的马来语系学生,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外国语学院、海南外国语学院及广东外国语大学。
交换生以流畅马来语发言
马中友好协会副秘书长黄振隆、理事叶志华、顾问侯春兴也出席了餐叙,参与的学生导师是理科大学的吴尚雄教授、诺索菲雅讲师和努哈比峇讲师。
这些中国大学生以流畅的马来语发言,表达对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国家的热爱。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叶孜(马来名雅菲娅)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学习马来语对促进文化交流有着更开重要的意义。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思源(亚祖拉),更通过马来西亚的本土卡通乌宾与依宾(Upin & Ipin),了解并热爱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社会民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瑶(努哈)则表示,通过游学马来西亚,他丰富了对马来西亚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更坚信双边合作的重要。
交流环节中,侯春兴也分享语文可以在推动马中关系,包括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合作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