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圣诞季节,帮助我们寻回希望,找到和平的方案。愿天使击退魔鬼,光明战胜黑暗。
天主教会12月1日礼仪年进入将临期,教徒们为迎接耶稣圣诞做好心灵准备;市面上充满圣诞气氛,商场的装饰争艳斗丽。圣诞节是喜乐、和平、希望的季节,无论在宗教礼仪,还是世俗观念,其正面积极的意涵,都能带给普世无限的美好感觉。
ADVERTISEMENT
然而,在耶稣的诞生地,天主教圣地伯利恒(白冷),今天还是战火连连,没有装饰,更没有喜庆感。往年将临期开始,树立在圣诞教堂门前的大圣诞树,已不见踪影。今年的情况同样不乐观。游客不来,生意萧条,当地的居民也开始逃离这个城市。
每年平安夜,当地都会举行圣诞游行,从历史悠久的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门开始。子夜弥撒则在伯利恒历史悠久的圣诞教堂举行。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参与,游客们同样会前来感受圣诞的气氛。去年,以巴冲突爆发后,游行规模变小,今年战火还没平息,圣城的圣诞节会继续冷清。在这个困难时期,当地很难人为的营造欢乐和幸福的氛围。
战火摧毁了经济,靠旅游相关行业维生的人们叫苦连天,在暴力氛围笼罩的加沙东北部地区,士气非常低落,大家无不在寻找出路。为了更多机会、孩子的教育、更美好的将来,远走高飞,离乡背井,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入侵以色列,造成1200名以色列平民在初期的袭击中丧生。两天后爆发“以巴冲突”,自此,神圣的土地变了样。
最近,以色列与黎巴嫩接受美、法斡旋的60天停火协议。据报道,在60天内,以色列将撤出军队和人员,黎巴嫩军队与国家安全部队将重新掌控黎巴嫩的领土,真主党不得重建在黎巴嫩南部的设施,停火协议意在实现永久停火,真主党及其他组织,不能再威胁以色列的安全。但是,协议达成几天后,就破功了,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在先,违规开火。
看来,中东要回归平静,遥遥无期。
说到停火,历史上有记录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圣诞节停火。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圣诞节临近,1914年12月7日,时任教总本笃十五世要求所有交战方的政府领导人同意正式停火。他恳求道:“至少在天使歌唱的夜晚,枪声可以沉寂下来。”
预料中,各国领袖都置若罔闻。领袖们通常为了面子、权势和利益,不会轻易放下。可是,在战场上卖命的士兵们,知道没完没了下去,谁都得不到好处,只会牺牲了更多生命,破坏了更多的建设。他们在战场上达成了非正式停火。
1914年圣诞前夕,驻扎在比利时伊普尔的德国军队在战壕周围点燃蜡烛,唱起圣诞颂歌。当敌军听到德国军队的歌声时,他们也唱起圣诞颂歌作为回应。
顿时整个地区的炮火都沉寂了。
接着,更为感人的画面出现,德国和英国士兵,放下武器,爬出战壕,进入高度危险的“无人区”,交换食物和饮料以及纪念帽和纽扣作为礼物。双方随之还互相允许找回阵亡者。
据报道,西线大部分地区,即从北海延伸至瑞士与法国边境的战壕,有多达10万名英国和德国军队停止战斗,并采取了类似的人道主义行动。
但此令人感动的“停火”,只是士兵们的“一厢情愿”,他们的政治领袖,是不会认可的。最终,军官们下令停止所有这些行为,重新开始杀戮。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好战几乎是人类的基因。政治人物为了权势,不断煽动战争;武器生产商视战争为生意,在一旁推波助澜,因而致富;一些民众在不了解如何正常发挥爱国意识和捍卫民族身分下,被带偏了,以为战争能够赢回尊严。
现在这个世界战火不断,反映全球处于支离破碎、分裂和敌对的状态,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世界组织,包括联合国,更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维护和平。有人指出,根本不存在能够促进和平解决方案或强加和平方案的“国际社会”。
我们真的只能如此悲观和无助?但愿不是,让这个圣诞季节,帮助我们寻回希望,找到和平的方案。愿天使击退魔鬼,光明战胜黑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