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马华、华裔、华人团体,若挑起华教课题就被视为“扯后腿”,那么,行动党于60年代至2018年,在推动华教的课题上,又扯了多少后腿?
ADVERTISEMENT
近期,有行动党领袖说,马华总会长魏家祥与其他党内领袖,屡屡挑起10+6华小建校与迁校贡献,并说希望马华,不要因为没有官做,在那边扯后腿。笔者对该言论深感震惊。
这一段话,“不要因为没官做,在那边扯后腿”,分成两部分。马华没官做,在政治语境算是成立的,因为马华没在内阁拜官。第二段“扯后腿”,笔者以同样的语境来分析,即挑起华小课题,就是扯(团结政府)后腿。其实这句话,在事实上也算是成立。
现在,行动党认为“挑起10+6华小建校”就是扯后腿,那么笔者的疑问是:(一)是否任何提起华教相关的课题,都是扯团结政府的后腿?(二)若不是马华公会挑起,而是其他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算不算扯后腿?
10+6华小建校,是马华公会在2017年成功争取到的华教事业。很多华人认为马华“出卖华教”,是“汉奸”,是因为很多人在华教课题上批评马华做得不足。增建华校、承认统考、制度化拨款等等,都是用来批评马华的课题。
然而,新加坡已故前总理李光耀在其回忆录《新加坡双语之路:我一生的挑战》中提及:“马来亚在1957年独立后,联邦政府要把所有的华校改制成国民学校。但是,代表华人的马华公会反对,联邦政府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妥协。反之,印尼和泰国则关闭华校。”
李光耀以稍带谴责的语气承认,马华公会是成功捍卫华校的主要原因。有华人在的国家,都不缺乏出钱出力出命为华教的斗士。笔者先向全世界的华教斗士敬礼。但成功保住华教,并纳入以非华人为主的国家源流体系的政党,全世界只有马华公会。这不只是笔者的个人意见,更是李光耀的看法。
然而,行动党自创党以来,对马华大力声讨华教课题,从未间断。好像只要马华在内阁说两句,就会得到友党的认可,并可以完全推动华教发展。
首相安华曾在80年代末任教长。当时,教育部曾做出一些被华社批评为伤害华教的政策,包括派遣不谙华语人员任华校高职,象征式拨款华校10令吉等等。马华面对的,就是像安华、敦马哈迪这样的教长。行动党大力声讨马华的时候,马华就是面对上有敦马、安华,下有马来选民的状况。但是,行动党从来不手软。董总,多数时候亦是如此。
如今,情况调转。行动党已经是内阁成员,也是团结政府第一大党;同一个时候,也了解到马来西亚不是由华人掌控,首相和大多数部长面对的主要目标群体,还是马来社群。这,就是马华一路以来需要面对的困境,今天,轮到行动党来面对。
然而,统考不但没被承认,而且教长还在国会交代不会考虑承认;没有制度化拨款华教;没有实质落实增建华校的计划等等。董总,以“机构”语境(而非领袖个人)来观察,和过往的董总相比,在对待马华和希盟方面,实在显得有些平静。
10+6,严格来说,不是希盟争取,而是马华在2017年争取的。这个客观事实不容置疑。希盟在落实这10+6建校迁校的课题上,没有表现出辱骂马华时期的那种热诚,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并且更改校名,而且教长还曾表示要私人企业投入资金,企图让教育部摆脱“财务责任”。这些情况,就政治和华教客观语境而言,行动党还真的不如马华。
现在,马华、华裔、华人团体,若挑起华教课题就被视为“扯后腿”,那么,行动党于60年代至2018年,在推动华教的课题上,又扯了多少后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