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3日综合电)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发言人莱维特证实,特朗普已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他外国元首出席下月举行的总统就职典礼,暂未知习近平会否出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引述消息报道,中方将派高层官员代表习近平出席。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表示,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但专家认为,习近平下个月不会来华盛顿出席典礼。
ADVERTISEMENT
有专家表示,习近平可能会认为,特朗普邀请他参加就职典礼的风险太大,难以接受。也有专家称,特朗普想以胡萝卜加大棒来对待中国,中国不吃这一套。
美联社报道,曾任美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的拉塞尔表示,“你能想象明年1月习近平坐在华盛顿特区户外讲台下,周围是鹰派国会议员,仰视着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说吗?”
现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国际安全与外交副主任的拉塞尔表示,习近平不会让自己“沦为庆祝外国领导人胜利的客人,而这位领导人还是美国总统。”
专家称,特朗普的这一邀请举动可能对美中两国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影响不大。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历史记录,此前还没有哪位国家元首曾为了参加就职典礼而正式访问美国。
美媒:习或派高官代表出席
据CNN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习近平可能不会亲自出席,中方可能改派出由高层官员组成的代表团代表出席。不过,目前中方尚未给予美方正式答复。
中方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将被视为一种橄榄枝,表达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支持,不过消息人士提醒,距离就职典礼还有6周时间,计划可能会改变。
《华尔街日报》则报道,习近平并不打算出席,而是指派高阶代表出席,理由是担心习近平一旦出席,日后特朗普政府仍对中国采取敌对行动,将损及习近平的权威。
根据报道,据了解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尽管受到邀请,但在考虑到特朗普对中国发出了关税威胁下,习近平并不打算亲自出席,而可能是指派一名高级官员代表他出席,人选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或外交部长王毅等,以协助打通中国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面对特朗普邀请以及习近平的答覆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在记者会上并未证实,仅简短表示“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
特朗普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参加敲响开盘钟活动时表示,他一直在“考虑邀请某些人参加就职典礼”,但没有提及任何人。
他说,“有些人说,‘哇,这有点冒险,不是吗’?我说,也许吧!我们拭目以待。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喜欢冒点小风险”。
肯尼迪:纯粹外交作秀无意义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肯尼迪认为,习近平参加的可能性极低,“这纯粹是外交作秀,毫无其他意义。别说是习近平,历来也从未有其他国家元首出席过美国的总统就职典礼。”
路透社指出,作为美国地缘政治首要竞争对手,中国领导人出席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堪称史无前例。
孙韵:中国不会冒这个险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在没有中国领导人出席过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礼仪或先例的情况下,北京将谨慎行事。
孙韵说:“我认为中国不会冒这个险”。她指出,例如,嘉宾名单可能存在风险,台湾驻美国最高外交官就出席了2021年拜登的就职典礼。
她指出,如果特朗普上任后如他所威胁的那样对中国产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而习近平选择出席就职典礼,就会显得像个傻瓜,而这是北京所不能接受的。
孙韵警告,特朗普的邀请并不排除对华采取敌对政策。她说,特朗普2017年访问中国并“表现得很好”,但次年就发动了贸易战。
“我们之前就见识过。对特朗普来说,胡萝卜和大棒之间并不矛盾。但对中国来说,这是矛盾的。这将让中国采取更为谨慎安全的作法,而不被特朗普玩弄,无论是友好还是敌对的信息。”
但特朗普决定特别地点出邀请习近平,这与他的信念相符,即外交政策就像商业谈判一样,应该用胡萝卜加大棒来恩威并济,以迫使美国的对手以更接近他政府所希望的条件来运作。
邱文星:就职礼邀请是“欢迎讯号”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周四在华府一场智库活动虽未证实习近平会不会出席,但是他说,特朗普此举是“欢迎讯号”,期望类似的提议可以让美中关系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有个好的开始。
据报道,邱文星在会中表示,若报道属实,显示特朗普团队重视两国元首及工作团队的关系;他形容这是欢迎讯号,期待与交接团队(指特朗普团队)互动,确保美中关系也有稳定的过度,在明年初有个好的开始。
此外,邱文星提到,希望美国新政府上任之初,能维持现有沟通管道。他又说,中方决心捍卫主权,且台湾地位不容挑战;一旦触碰这条红线,中美关系将严重受损。
一名了解特朗普这一决定的人士提到,虽然特朗普希望与中国竞争,但他也重视与习近平的关系。
莱维特:邀盟友也邀竞争对手
美媒报道指出,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有外国领导人出席的情况并不常见,更何况是“竞争对手国家”的领导人。依照往例,外国大使和其他级别较低的外交官有时会受到邀请。
但即将担任白宫新闻秘书的莱维特周四接受霍士新闻访问时表示,有关邀请是特朗普尝试与各国领导人进行公开对话的例子,被邀国家不限于美国的盟友,亦包括美国的竞争对手。
她指出,特朗普在首个总统任期内经已这样做,并受到很多批评,但同时带来世界和平。特朗普愿意与任何人交谈,并且永远将美国利益放在第一位。莱维特被问到习近平是否接受邀请时指尚待确定。
她补充,其他外国领导人亦获邀出席就职礼,但未有透露详情。
有知情人士指出,匈牙利极右派总理欧尔班仍在考虑要不要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不过欧尔班的幕僚长古利亚斯周四表示,欧尔班不会出席就职典礼, “至少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
克宫:未收到邀请
另一位备受关注的国际领袖是俄罗斯总统普汀,不过,克里姆林宫周四称,并未收到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的邀请。
白宫官员表示,邀请谁参加就职典礼由特朗普决定。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柯比说:“我只想说,毫无疑问,这是美国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是一种既充满危险又充满责任的关系。”
学者:“精明商人”令人震惊地傲慢
历史学家、《民主的大日子:我们总统的就职典礼》一书的作者吉姆·本达特表示,他印象中不曾有外国元首出席过美国的就职典礼,并称“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不一定是坏事,但邀请盟友而不是对手肯定更有意义。”
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总统历史学家弗兰茨表示,该邀请有助于特朗普树立“交易员和精明商人”的形象,“但从美国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似乎令人震惊地傲慢。”
有信心恢复中东和平
特朗普:不信任涅坦雅胡
特朗普获选2024年度风云人物后接受美国《时代》杂志访问,谈及以哈战争、俄乌战争、美伊关系以及移民、特赦等课题。特朗普誓言,上任后敲定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和平协议并结束加沙战争,但他坦言,自己谁也不信,包括以色列总理涅坦雅胡。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以巴)两国方案”或以色列并吞约旦河西岸的可能性时,特朗普强调,他想要的是一项“和平、停止杀戮的协议”。
特朗普曾于第一任期阻止涅坦雅胡并吞约旦河西岸。
特朗普强调不仅支持两国解决方案,也支持任何能带来持久和平的方案。
特朗普有信心解决以哈战争,并称中东战事虽比俄乌战争复杂,但较容易解决,也坦承达成一项令各方都满意的和平协议不容易。
反对乌用美导弹袭俄内陆
特朗普批评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导弹,对俄罗斯境内纵深地区发动攻击。这似乎暗示他可能改变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
特朗普在提到俄乌战争问题时说:“我非常强烈地反对向俄罗斯境内数百英里处发射导弹。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只是在升级这场战争,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不应该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特朗普并表示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持续将近3年的战争。
他表示,他有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可以帮助实现这个愿望,但如果现在透露出来,“这个几乎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但特朗普坚持,没有放弃乌克兰,因为美国对基辅的支持将成为结束战争的关键杠杆。
特朗普说“我想达成协议,而达成协议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放弃。”
上任即驱逐移民 特赦暴徒
特朗普还誓言,他会在上任的“第一个小时”赦免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大厦的非暴力参与者。
他也誓言,在他担任总统的头几个小时内开始驱逐无证移民,并增加美国的石油产量。
针对特朗普在任期内与伊朗开战的可能性,特朗普表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特朗普还表示会同他提名的卫生部长人选小罗伯特肯尼迪讨论终止儿童疫苗接种计划的问题。
《时代》:“特朗普时代降临”
改变政治进程无人能及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为“2024年度人物”,称他在改变政治和历史进程方面发挥了“无人能及”的作用。《时代》杂志写道,“特朗普时代”(the Age of Trump)已经降临,世界上没有人比特朗普更能改变政治格局及历史,无论是否赞同他,所有人都要活在他的影响之下。
二度当选年度人物
这是特朗普继2016年获评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后,再度被评为2024年年度人物。
特朗普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回应称,“不得不说,想对比第一次,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更令我欢喜”。
一同站在敲钟台的还包括美国当选副总统万斯、特朗普夫人梅兰妮、特朗普的两个女儿伊万卡和蒂芙尼,纽交所总裁马丁,洲际交易所CEO斯普雷切,以及《时代》杂志CEO西布利。
特朗普的戏剧性回归震惊世界,《时代》周刊说,特朗普自2015年首次竞选总统以来,“在改变政治和历史进程方面发挥的作用,或许无人能及”。
称特“重塑了美国政治”
《时代》周刊回顾了特朗普的一系列重要时刻,例如在纽约法庭面控、与民主党总统拜登举行电视辩论、7月险遭暗杀、在11月选举中横扫七个摇摆州。《时代》周刊认为,特朗普在这一过程中“重塑了美国政治”。
“他扩大了选民基础,抓住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沮丧情绪,并受益于全球范围内对现任当局的反对。”
《时代》称,随着选举的胜利,“特朗普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而且处于前所未有的强势地位”。
《时代》杂志总编辑雅各布斯写道:“我们今日正在见证他的巅峰。在特朗普即将展开第2个总统任期前夕,从他最狂热的支持者到最激烈批评者,我们所有人都活在特朗普时代(Age of Trump)。”
雅各布斯在给读者的一封信中说:“特朗普是《时代》杂志 2024 年年度人物,他领导了历史性的回归,推动了一代人中绝无仅有的政治重组,重塑了美国总统的地位,改变了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
特朗普就职典礼基金
亚马逊Meta各捐445万
(纽约13日美联电)正值各大科技公司寻求改善与即将就任总统的特朗普的关系之际,亚马逊计划向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基金捐款100万美元(约445万令吉)。当天早些时候,Meta证实,已向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基金捐赠100万美元。
亚马逊公司发言人周四晚间证实,该电子商务巨头还将在其Prime Video服务上播放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这是一项价值100万美元的单独实物捐赠。
贝佐斯对特态度转向温和
《华尔街日报》首先报道亚马逊的捐赠计划。此前特朗普表示,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计划下周亲自访问他。
特朗普和贝佐斯之间曾关系不和。在第一任期间,特朗普曾批评亚马逊,并抨击贝佐斯旗下《华盛顿邮报》的政治报道。
与此同时,贝佐斯也批评特朗普过去的一些言论。2019年,亚马逊还在一宗法庭案件中辩称,特朗普对该公司的偏见损害了其得到五角大楼价高100亿美元合同的机会。拜登政府后来与亚马逊和微软都签订了合同。
最近,贝佐斯的态度转向温和。上周,他在《纽约时报》于纽约举行的DealBook峰会上表示,他对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持“乐观”态度,同时也赞同特朗普削减监管的计划。
选举前,贝佐斯于10月禁止了《华盛顿邮报》刊登一篇支持总统候选人的报道,导致数千人不满之下取消了对该报的订阅,以及该报资深记者们的抗议。当时,贝佐斯还在该报专栏中称,在许多美国人不相信媒体的时候,社论背书会让人产生偏见。
Meta表达更积极立场
另外,《每日邮报》还报道称,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与特朗普在马阿拉歌庄园私下会面几周后,Meta公司捐赠了一笔资金。Meta公司发言人周四证实了这笔捐款。
被任命为特朗普副幕僚长的米勒表示,扎克伯格和其他商界领袖一样,希望支持特朗普的经济计划。扎克伯格在与特朗普关系不和之后,一直在寻求改变他的公司在右翼人士心目中的形象。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庄骚乱后,脸书关闭了特朗普的账号。该公司于2023年初恢复了他的账号。
在2024年的竞选活动中,扎克伯格并没有为总统候选人背书,但他对特朗普表达了更积极的立场。今年早些时候,他称赞了特朗普对首次暗杀企图的回应。
习近平: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中美不应零和博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重申,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该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而不是零和博弈。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周四晚发布的消息,习近平周三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庆典晚宴致贺信,信中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既关乎两国人民切身利益,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美国保持沟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明年1月即将上台。习近平在信中表示,中国愿同美国继续探寻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合作空间无限广阔
习近平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利益深度融合,合作空间无限广阔。他呼吁双方应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发挥互补优势做大合作蛋糕,让各自的成功成为彼此的机遇而非挑战,让双方的发展成为彼此的助力而非阻力。
习近平也承诺,中国将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逾百项措施遏制仇恨歧视
白宫发布打击恐伊症战略
(华盛顿13日美联电)距离美国总统拜登离任只剩下5周之际,白宫周四宣布所谓的首个打击伊斯兰恐惧症的国家战略,其中详述了联邦官员为遏制针对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美国人的仇恨、暴力、偏见和歧视而采取的100多项措施。
该提案遵循了总统拜登于去年5月公布的类似打击反犹太主义的国家计划,当时美国犹太人对仇恨和歧视加剧的担忧日增。
白宫表示,大部分措施已经实施,目前的目标是在明年1月20日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之前推出其余行动。
拜登政府在宣布该战略的声明中写道:“在过去一年里,随着针对美国穆斯林和阿拉伯社区的威胁激增,这一举措变得更加重要。” 声明中点出了去年10月在伊利诺伊州被刺死的6岁美国籍巴勒斯坦裔穆斯林男童的事件。
提高人们对穆斯林认知
该战略有4个基本优先事项:提高人们对针对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仇恨认知,同时更广泛地承认这些社区的传统;广泛改善他们的安全保障;正确地适应穆斯林和阿拉伯人的宗教习俗,努力遏制对他们的歧视;鼓励跨社区团结起来,进一步打击仇恨。
该战略的公告指出,“虽然个人有时会因为被认为是穆斯林而成为攻击目标,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阿拉伯裔经常仅仅因为他们的身分而成为攻击目标”,并指出穆斯林和阿拉伯裔美国人自建国以来就帮助建设了美国。
白宫的计划还敦促“各州、地方、国际同行以及非政府部门采取类似举措,通过承认我们共同的人性、肯定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历史、拥护所有人的平等正义、自由和安全,寻求建立更大的团结。”
穆民权组织批“太迟了”
美国最大的穆斯林民权和倡导组织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批评该计划“白宫拖延已久的文件”是“太少,也太迟了”。
该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白宫的战略提出了一些与反穆斯林偏执有关的积极建议,但发布得太晚,无法产生影响,也没有承诺对大规模延续的反穆斯林歧视的联邦计划做出任何改变。
声明中进一步指出,该计划没有解决所谓的“联邦监视名单”,该名单将一些阿拉伯裔美国人列为潜在恐怖分子。
声明中亦补充道,该计划“未能承诺结束当今反穆斯林偏执的最重要驱动因素:美国支持的加沙种族灭绝。”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