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安详】新年的梦想/何国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占领沈阳,不到两个月,东三省沦陷。九一八后有一二八淞沪战火,接下来满洲国成立。华北动荡,民众不安。胡适在《丁文江的传记》中说当时心情:“大火已烧起来了,国难已临头了。我们平时梦想的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文艺复兴等等工作,眼看见都要被毁灭了。”又引丁文江感触:“曹操可以做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我们这班人恐怕只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饭桶吧。”
ADVERTISEMENT
大纷乱中使不上力,牢骚声中,有人转换视角。1932年11月1日,上海《东方杂志》主编胡愈之发函四百余份征稿,提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和“个人生活”两个问题,他说不论国家或个人,都沦陷在苦海之中,“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两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142人,244个梦想,北京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重新整理“新年的梦想”,以书名《1933,聆听民国》让史料再现,更多人有机会细察前人心情。
正文前有两幅丰子恺作品。第一幅他画一位小孩将地球仪置入装满水的水盆中不停洗刷。文字介绍说“漫画家丰子恺为这期特刊画的封面,他的梦是: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中国的污垢。”第二幅他画一位母亲嘴吹吸管,另一头衔接孩子肚脐,漫画配文“母亲的梦”,文字介绍说“做母亲的梦想着像吹面人似的,把小孩子一下子吹成大人好去挣钱”。
我这一辈人吃过苦,对丰子恺的勾勒感同身受。“污垢”是时代写照,“挣钱”重要是因为穷怕了。生活不安定,每个人梦想美好社会降临。
我挑熟悉作家逐一看。在上篇“梦想的中国”中,夏丏尊说他所做的中国梦“都是恶梦,惊醒时总要遍身出冷汗。”巴金说他“对这命运是不能够甘心的”。叶圣陶“希望个个人有饭吃,个个人有工作做。”洪业加了“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施蛰存说他心存小百姓梦想,希望未来中国“是一个太平的国家,富足、强盛。百姓们都舒服。”当然也有人宏大叙事,以大同世界、天赋人权、社会服务、消灭不法势力、解放弱小民族等课题立意。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
国难当前,想要在新年期间笑口迎人不易。下篇“梦想的个人生活”,编者所说“痴人说梦,心怀希冀”一语深得我心,苦中作乐重要,幽默、趣味和品味才是年味元素。
郁达夫说因为被压迫结果,他想成为“一个古代的人所梦想过的仙人,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不住房屋,不要女人。”老舍说生命只求有趣,他希望“家中的小白女猫生两三个小小白猫”。洪业希望自己“少病,少生气,多工作,多玩”,茅盾希望“神经衰弱不再增剧”及“每天运动半小时”。叶圣陶“希望少得闲暇,随便到近处走走,就只三五天也好”。
胡适“梦想一个理想的牢狱”,被关10或15年。不许见客,不许见亲属,星期日例外。前提是有书可读,可以向各图书馆借书,可以把藏书搬进来。有纸墨笔砚,“每天可以做八小时的读书著述工作。每天有人监督我做一点钟的体操,或一两点钟的室外手工,如锄地、扫园子、种花、挑水一类的工作。”这才是理想生活,“把我能做的工作全部都做出,岂不快哉。”
鲁迅没有参与。他在大年初一收到《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后,写了〈听说梦〉,发表在4月15日的《上海文学》。文章被此书当成后记用。“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他说他明白编者苦心,“想必以为言论不自由,不如来说梦。”
梦是不可缺的。1923年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可惜的是可以做梦却不能轻易写梦,有权力的人“要干涉的,决不给你自由”,有梦想的人被杀,例子比比皆是。
言犹在耳,讲大同梦想的杨杏佛在半年后被刺杀,即使鲁迅看得远,还是极度难过,“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他为好朋友写悼亡诗。从前在马大,吴天才和林水檺两位老师不止一次背给我听。
甲辰年最后一篇专栏文章结束前,重翻此书怕漏,发现周谷城写的是“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条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新年快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