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10am 03/02/2025

杨丽琴

琴不字禁

民防部队

星洲人时事观点

曾焰

杨丽琴

琴不字禁

民防部队

星洲人时事观点

曾焰

杨丽琴.“蟠龙黄鳝”拜年记

我们不应任意残杀,但面对毒蛇时,也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才是人蛇共处的正确之道。

我怕蛇。小学时去槟城蛇庙,同学捧着蟒蛇拍照,我是敬而远之。

ADVERTISEMENT

若干年后,去台北华西街夜市,听说当地蛇羹出名,居然鼓起勇气想试,结果因抵达时间太晚,蛇羹卖完了,所以没机会品尝。不过,过后回想,就算蛇羹真的摆在眼前,我最终应该没勇气吃。

说起吃蛇,我对女作家写的一篇短篇《蟠龙黄鳝》印象深刻。曾焰在中国出生,历经文化大革命,后逃亡到泰缅生活,以写美斯乐的故事闻名,但她其实也曾写过一系列关于文革的短篇。

《蟠龙黄鳝》描写了在文革时期,食物匮乏。曾焰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述说一位父亲为了让营养不良的孩子补充营养,忍痛用加班费,向私捕渔获的乡民偷买了几条活鳗鱼,为了不浪费鱼血,未经㓥杀,直接把活鱼扔进热水煮熟。

煮熟的鳗鱼盘成一圈,父亲苦中作乐,美其名为“蟠龙黄鳝”。没想到鳗鱼当中混杂了一条毒蛇,父亲没察觉,还打翻了装鱼的桶,在捉拿跌翻在地上的鳝鱼时,一片忙乱中,小女儿被毒蛇咬了,差点中毒身亡……

吃蛇,在物资贫乏的时代,成了悲剧,与富足年代吃野味与蛇单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成了强烈对比。

蛇的克星是捕蛇人。国家地理频道有个系列《城市有蛇》(Snake City),拍摄专业捕蛇人西蒙及其搭档的故事,并不枯燥,反而拍得妙趣横生。

西蒙四处捕捉闯进民宅的蛇,但他从不杀害所捉到的蛇,而是把它们带到野外放生。

有一次,委托人没等到西蒙抵达,擅自杀了蛇。西蒙当下气爆怒骂,还难过得流泪。在他眼中,人不犯蛇,蛇就不会犯人。现实中,我遇到的捕蛇人,也多对蛇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某年元宵节半夜,家人起身喝水时,发现灶底居然藏着一条中型蟒蛇……

我们拨999求助。接下来,遵照的指示,紧盯着蟒蛇,以防它溜走,人与蛇紧张对峙,直至民防部队上门。

民防部队很快就擒住了蛇。队长告诉我们,那条蛇无毒,而且在被捕时因害怕而飙尿。他们会把蛇先带回局里,供学员训练用途,过后再交给野生动物局处理。换言之,民防部队是绝对不会伤害所捉之蛇。

被“不速之客”折腾了一晚,次日,还要带着黑眼圈去上班……这成了我最难忘的元宵节。

有人说,蛇会误闯民宅,多半是因为住宅区附近有工程施工,丛林遭砍修,蛇类无处藏身。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临近有田鼠及青蛙,吸引蟒蛇前来觅食。

同事说,她的老家靠近园丘,小时候,家里常发现溜进厨房的蛇,已见惯不怪,但这些年来,也许是生态环境改变,她的老家再也没有发现蛇的踪迹。

蛇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环,捕食蛙类和鼠类,维持生态平衡,只有少数的蛇会主动攻击人类。

人类怕蛇,总替蛇标上各类负面标签,但从未想过,蛇其实也会怕人类。人类捕杀蛇,破坏环境,才是蛇最大的敌人。

近年来,大马民众对于保育动物的意识不断提升,但虐杀动物事件也屡屡传出。可爱的猫狗尚且遭到人类残酷对待,更何况蛇并非讨喜的动物。

每逢蛇年,蛇的形象就会被“美化”。无论如何,蛇再如何“装扮”,始终是蛇。或许,对于所有的凶猛动物,包括蛇类,人们应该要有正确的认知。

我们不应任意残杀蛇,但面对毒蛇时,也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才是人蛇共处的正确之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