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厕所1:2的比例,是许多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键议题。调整厕所比例,使女性拥有较多的厕所可用,肯定能缩短等待时间,让大家都能更公平地使用公共设施。
ADVERTISEMENT
一如既往,阿娇又因长时间等待,忍不了来势汹汹的尿意,又双叒叕的把尿滴在裤子里。
阿娇不是喝水太多、或者有老人痴呆症患尿失禁的老人,她不过是在新年前返乡车龙中的一份子。她可以是阿凤、阿桂、阿莲,什么名字都好,她会失禁尿在裤子里,是因为长时间坐车,好容易来到大道休息站,又遇到女厕外长长的人龙,她等了好多个十分钟,又闻到公厕那股独有的气味催急了尿意,才会憋不了。
这样尴尬的经验,是组成阿娇有“过年焦虑症”的因素之一:大道休息站女厕太少。当大道出现返乡车龙时,平日刚刚好的女厕就会不敷应用,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人潮涌现的活动与地点,如举办宴会或活动的民众会堂、酒家;节假日时的小贩中心、旅游景点;业务繁忙的政府大楼、演唱会或大型活动时,临时搭建的流动公厕,永远都是男厕很流畅,女厕外大排人龙,人人都会成为失禁的阿娇。
男女厕所数量失衡,是父权体制下漠视女性需求的后果。他们简单又粗暴把女厕不够用,害阿娇尿裤子的问题,归咎是女人上厕所动作慢,以为女人上厕所,就像他们把拉练一拉就完事那么容易。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当房地部长倪可敏宣布,从今年前新建的公共设施,男女厕必须落实1:2比例,即凡建一间男厕,就须建2间女厕后,可把女人给乐坏了。她们大赞这是“新年大礼”、是不再让阿娇憋不住尿进裤子的“好办法”、更是能收获所有女性选民的“德政”,叫她们更爱这位“师奶Oppa”了。
公厕的设计与配置,须考量公平性、效率及社会需求。男女厕所1:2的比例,是许多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键议题。调整厕所比例,使女性拥有较多的厕所可用,肯定能缩短等待时间,让大家都能更公平地使用公共设施。
那年在阿姆斯特丹工作时,发现当地有“无性别公厕”,即男人女人、还有第三性别都可以自由使用的厕所。自然,这在越来越保守的大马是不实际的,但男女公厕比例1:2,早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与日本落实。美国一些州更是颁布“公平厕所法”(Potty Parity Laws),规定公共场所的女厕比例应高于男厕。
女厕多过男厕,也是重视人权与性别平等表现之一。英国虽未明文规定所有建筑的女厕必须比男厕多,但在伦敦等大城市的机场、剧院、博物馆等地,男女厕比例普遍是1:2;在首尔地铁站、在东京热闹景区、百货公司等女性较多的据点,女厕确实比男厕多。
性别友善设计理念,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趋势,调整厕所比例不仅是提供实际的便利,更能彰显社会对于性别需求的关注,让政策更贴近民众的实际需求。
至于男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厕所吗?比起更多的男厕,更逼切的是男厕的卫生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