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霹雳区学记负责人麦肖剑
在不同的年纪,我们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小学时大家都写过作文《我的志愿》,当时彼此的志愿大同小异,不外乎是医生、工程师、建筑师、老师或律师。这些志愿或许是父母所希望的志愿,也是长辈最喜闻乐见的答案,可对于写出这些文字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提笔时可能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知。
长大之后,如果再给予一次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是否会不一样呢?

何佳阳:动物无法说话
读兽医系比医学系难
兽医系就读生何佳阳(21岁)表示,促使他踏入生物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高中时生物成绩一直稳居班上第一,由此深知自己对生物系最感兴趣;另一方面,初中时期开始养狗的他,每次带爱犬就医时都佩服兽医能与动物交流,觉得这行业很有趣,便下决心成为一名兽医。
“兽医和医生都一样需读5年,但我认为兽医系远比医学系困难。医生可以与病人沟通找出病因,但动物没办法说话,兽医只能靠自己为动物探病。”
解剖羊课程印象最深刻
他披露,这几年印象最深刻的课程是解剖羊,那是他第一次解剖动物,羊的血管被插入胶乳(latex)以方便学生观察时,血溅到同学脸上,触动他恻隐之心。
“原来兽医虽然给予人的印象是爱护动物,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不得已之时。若为了实验解剖人,使用的是大体,可兽医解剖的却是活生生的动物,实在不忍心。”
在印尼艾尔朗加大学(Universitas Airlangga)就读的他披露,一开始他不适应当地食物,每天闹肚子,尽管毫无下厨经验,也只能上网找资料慢慢摸索,不断尝试把自己习惯的口味融入食物中,终于完成自己满意的菜肴。他笑言,自己煮的食物吃得比较安心,也算是多学一种技能,省下一笔。
他说,异国学子面对的其中一个挑战就是思乡。每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他就会寻找一同到印尼求学的大马同学抱团取暖、排忧解难;若学弟妹选择出国发展,必须先考虑自己是否能适应。
谭宁恩:课堂知识仅用20%
工作挑战靠经验应对
在一家本地塑料公司工作的化学工程师谭宁恩(25岁)当初选择化学工程系,因为当工程师是他的梦想,自己的化学成绩也比其他理科成绩特出。
“我希望为社会作出贡献,设计出来的东西能协助改善环境或减少污染。”
进入化学工程系前,他理所当然认为课程范畴主要是他的强项——化学,但正式入读后才发现不然,此科系更偏向物理学,但他没有放弃。
他指出,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那一段时期,是真正困难的阶段,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职场里顶多只运用了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靠一步步学习获取经验。
工作遇挑战须调整心态
“环境的转变一开始让我倍感压力,因读书和工作完全是两码事,学习只为了获取知识,而工作还需考量公司的前景,为公司作出贡献。所以工作上遇到挑战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此外,向领导请教和与同事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他认为,以兴趣作为选系主要标准才能走得长久,桥到船头自然直,一切顺其自然,无需太过压力。
“一心考取好成绩抑或只求及格,都是个人选择,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即可。”


何敏绮:精通法律解决问题
建筑师需有批判性思维
现进修建筑系硕士的何敏绮(26岁)表示,中五毕业后她在开放大学参与的试课科系是生物医学系,但她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呆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回家思考一番后,惊觉身为理科生的她其实一直以来都对美术充满热忱,只是升上高中便没再接触,最后决定修读文理结合的建筑学。
修读建筑系前,她和多数人想法一样,认为建筑学主要学习设计建筑平面图,修读后才知道设计平面图只是冰山一角。“建筑学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建筑师不仅需有批判性思维完成计划书和解决问题,还必须精通各种法律,如建筑师法令和施工法令。”
她打趣称,修读建筑学可以探讨很多有趣的工程,但有时也因工程太繁杂而需没日没夜,睡眠时间大大减少。
盼到外国学不一样建筑知识
修读建筑系一段时间后,她对本地建筑学有些“想象幻灭”。“马来西亚还是发展中国家,比起外国,建筑学不算先进,也缺少有品质的空间进行工程。因此我希望可以到外国发展,外国工程的预算和品质比本地高,希望能在外国学到不一样的建筑知识。”
她以转系过来人身分建议学弟妹,若遇到喜欢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到底,保持热忱做到老,但遇到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当机立断转行了。


何抒霈:读书实习耗时耗力
医生随时待工时长
在雪州诊所就职的家庭医生何抒霈说,她一直以来都希望家中有一名医生,帮助家人解决病痛,所以她决志成为家里的第一名医生。
怀着对救死扶伤的憧憬,她选择了从医,不过之后也发现,现实生活中医生需随时待命,工作时间很长,读书和实习也耗时耗力,半途而废的“战友”不在少数。有者被父母所逼,从原先的科系转去医学系,没有兴趣也不能适应,最终患上忧郁症,好在转行后情况改善,无需再看心理医生。
因此她强调,只有自愿选择的路才会坚持走下去。
熬到成专科 收入才可观
“很多人觉得医生待遇好、薪水高,其实医生工资没有大众想象中的多,只有熬到成为专科医生,往私人领域发展,才会有可观的收入。”
她坦言,实习期有些专科医生会刻意刁难实习生,所以和医生及护士打好关系非常重要,要虚心向他们学习,态度一定要谦卑。
当被委派到新部门实习时,她会向学长姐讨教,事先了解此部门上司的喜好与避忌,同时也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掌管病房细节和病床分配。
实习期“一心三用”最难
她表示,实习期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时间,每4个月会被委派到新部门实习之余,也需要读书及应付考试,可谓“一心三用”。
此外,医生因工作繁忙,可能更容易忽略家庭,有的医生甚至出现“没时间”结婚的情况。她劝请学弟妹选择读医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厘清自己读医的原因,因为读医期间未必一帆风顺,难免会有低潮期,唯有秉持初衷才能继续坚持。
她也点出,医学有很多选项,如心脏科、儿童科、妇产科等等,不喜欢其中一科,未必等同于要放弃学医。

【学记感言】
选自己感兴趣科系才能坚持
人前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的压力和心酸只有当事人才知晓。唯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系,才会对未来的工作抱有热忱,再辛苦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选系时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因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轻易动摇自己的选择,因自己才是未来的主宰者。
【负责人感言】
读完整篇才捉到中心思想
导言比较隐晦,和下文的承接关系不强,需读完整篇文后才明确捉到中心思想。不过此题材取角有创意,比起单纯访问什幺科系是干什幺的,这篇报道着重在一些科系的“之前”“之后”(Before & After)面貌,让整篇文更有棱角。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