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14日彭博电)从维多利亚港的雕塑到海报,甚至是无人机烟火表演,香港使足了“熊猫之力”。
为提振萎靡的旅游业和难以重拾成长势头的经济,香港政府采取了最新行动,该市的6只大熊猫便是重头戏。
ADVERTISEMENT
本周末会在海洋公园公开亮相的一对6个月大的熊猫双胞胎,将是一个试金石,这对幼崽被寄望引发类似弹跳猪(Moo Deng)的那种效应。弹跳猪是泰国的倭河马,去年引爆社交媒体,并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它所在的动物园。
海洋公园董事会主席庞建贻称,这两只尚未命名的幼崽将是“变局者”;作为该市大熊猫的养育地,该园游客数量已经获得了提振。他说:“我们的游客数量又回到了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客流全面恢复是一个相当令人鼓舞的迹象。”
但挑战在于,如何将短期作用变为对旅游业的持续提振。香港的游客数量仍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港区国安法的实施,削弱了该市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经济不景气也抑制了中国内地游客的支出,而他们是香港入境游客的主力军。
瑞联银行高级亚洲经济学家卡萨诺瓦(Carlos Casanova)称:“熊猫将带来暂时的提振,我不认为这会扭转香港旅游业的形势。而且我认为,没有更全面战略、单靠旅游业是无法扭转经济的。”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去年香港入境游客约有4500万人次,仅略低于官方预测的4600万人次。虽然这比2023年成长31%,但距离2018年创下的纪录6500万人次还很遥远。
香港希望旅游业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在其蓝图中估计,到2029年该行业的增加价值将达到1,200亿港元,相比之下,2023年为753亿港元。
但从提供免费机票到把这座城市打造成一个大型活动中心,甚至是呼吁居民“多点微笑”,吸引游客的种种措施收效甚微。
12月零售额连续第10个月下降。香港特首李家超当月出人意料地换掉了旅游部门负责人,说他希望拥有符合他施政理念的局长。
于是,给到香港6只大熊猫的压力越来越大。香港是中国内地以外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地方。
2007年,中国中央赠送了大熊猫盈盈和乐乐给香港,然后一直到今年8月,盈盈才终于产下一对双胞胎。凭借近19岁——大约相当于人类57岁——的“高龄”,盈盈成为了世界上最年长初次成功产仔的大熊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