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旧同学林文涛创出“一块钱三重享受理财秘笈”。他星期六回公教中学参加课外活动后,常与一名同学步行去新都,各自买一张六角半的戏票,吃一碗三角钱的云吞面,喝一杯五分钱的蔗水,刚好一块钱全部搞掂……

也许得自妈妈的遗传,我“幼承庭训”之下,也被培育成一个超级戏迷,吉隆坡几乎所有大戏院以及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的5间戏院我都帮衬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报界生涯中,我超过40年在PJ的报馆工作,上班前或下班后有时会因利乘便到附近看场电影消遣一下,吊颈都要唞下气嘛!
ADVERTISEMENT
八打灵再也被联邦大道切分成两半,六七十年代搭Sri Jaya的30号巴士在EPF大厦前转上左边,会先经过PJ新镇(New Town),最后去到旧区(Old Town)的终站。我最早在PJ光顾的,是新镇Jalan Yong Shook Lin的新都戏院,英文名叫State,专放映华语片和西片。它是PJ新镇的地标,“State”甚至成为“New Town”的代名词。
我Form5毕业后在出版《学生周报》的友联机构做过3个月印刷学徒,第一次与工友们结伴去新都看重映的《West Side Story》,在大马的中文片名是《西区故事》,而不是意境更佳的《梦断城西》。过后也在新都看过《新不了情》,是胡燕妮和凌云的1970年旧版,并非袁咏仪初夺影后那部1993年新版本,两片故事完全不同,却是旧不如新。
我的小学旧同学林文涛在新都看戏之余,创出“一块钱三重享受理财秘笈”。他说在公教中学就读期间,星期六回校参加课外活动后,常与一名同学步行去新都,各自买一张六角半的戏票,吃一碗三角钱的云吞面,喝一杯五分钱的蔗水,刚好一块钱全部搞掂!看完电影又从新都徒步回去PJ十四区的家,省回搭巴士的钱,堪称“神行太保”!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如今PJ 5间戏院中,新都是唯一能屹立不倒的,改而放映印度片,依然延续着与观众之间这段难舍难离的“不了情”!
1974年我在PJ旧区Jalan Kilang的《新明日报》当国际电讯翻译员时,有次与同组同事丁耀南相约星期日一起去不远的Jalan Othman大华戏院看电影,我们下午较迟开工,散场后赶回报馆上班还来得及。平日我常到曾发生五一三惨剧的半山芭大华戏院看戏,而英文名同样叫Majestic的PJ大华则是第一次去,看的是谭炳文的粤语喜剧《大乡里》,我也像“大乡里出城” 般,搭巴士“盲摸摸”去到Old Town这个“老城”最热闹的中心点。我和耀南在PJ大华看过几次电影,后来他跳槽到《星洲日报》服务,少了这个看戏kaki,我也没有再去那儿了。

记得PJ大华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椭圆形交通圈,也有著名的黄潮利鱼丸粉店,其潮州话发音的英文名是Ng Teow Lee,精心制作的鱼丸爽口弹牙又好吃,吸引大量食客上门。曾听过一个广传的笑话:由于店内人手应付不了过多的顾客,有时客人叫唤,店员难以分身无暇理睬,有人便打趣说:“怪不得啦,这里叫Ng Teow Lee,听来就像广东话的‘唔X你’……”
大约20年前,我在华文报社编辑人协会的常年大会上重遇丁耀南,那时我们已有30年没会过面了,若在街上碰头可能也认不出对方。PJ大华早已关闭,如要和他相约再一起看电影,也回不去以前这个老地方了……
相关文章: 李系德/“内有大恶狗 咬到冇Salah” 张丽珠/友谊万岁 阿蓟/感谢印度同胞,我们才能喝到印度生乳饮料! Aki黄淑惠/选自己喜欢的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