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8:00pm 12/03/2025

送餐员

总编时间

交通部

交通事故

重型罗里

侯雅伦

星洲人时事观点

道路安全理事会

侯雅伦.减少车祸,是谁的责任?

公路安全不仅仅是个人或媒体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如果人们的态度不改变,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推搪责任、贪污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不解决、缺乏有效的行动策略、路况问题无人正视,车祸问题将永远无法根治。

ADVERTISEMENT

每天早上,我从住家开车前往公司时,会经过6个交通灯和一段非常堵车的联邦大道。短短12公里的路程,险象环生。今早,我特意观察路上的交通状况,在每一个红绿灯前,几乎都有一两名摩托车骑士闯红灯呼啸而过。其中一名骑士更是心急如焚,在住宅区的双线道路上强行超车,差点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这样的场景,相信许多人都曾遇过,这些骑士,大部分都是与时间赛跑的外卖

我们安然渡过了四年前那场令人闻之丧胆的冠病疫情,但如今,每天却仍有人丧命在公路上。的杀伤力,已经超越了疫情,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

根据去年的研究数据,马来西亚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沙地阿拉伯和泰国。2023年的数据更显示,交通事故已成为大马人的第四大死因,其中三分之二的死者是摩托车骑士。平均每两小时,就有一名骑士死于车祸。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无尽的悲痛。

多年前,敦林良实担任交通部长时曾说过一句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马来西亚人善良有礼,可是一旦坐上驾驶座,立刻就变成了另一个粗暴、无礼和烦躁的人。”事过多年,这句话依然适用。我们看到许多交通事故,都与人为因素脱不了关系。有时,只是轻微的碰撞,却引发了严重的冲突,甚至要了人命。

因此,专家提醒媒体在报道车祸时,应避免使用“交通意外”一词,而应改用“交通事故”。因为许多事件其实是人为因素造成,包括鲁莽、违例驾驶等。“意外”两字排除了人为因素,无法反映真实情况。

在经历了冠病疫情的封锁和行管令后,大马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减少了外出用餐的频率,转而依赖外卖服务。这种转变催生了大量的外卖送餐员。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的送餐员数量已超过20万人。这个数字在疫情期间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外卖平台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外卖服务的依赖,相信今天的数据已经远超20万人。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这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送餐员常常争分夺秒地赶时间。他们闯红灯、超速、逆向行驶,这些行为虽然危险,却是他们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选择。然而,这也导致了车祸率的上升,让公路变得更加危险。

除了摩托车,重型车辆也是公路上的潜在杀手。相信许多驾车人士都有经历过在高速大道上行驶时,突然被一辆长途巴士紧贴在后,逼得你不得不加速或让路的经验。这种被“紧逼”的感觉,不仅让人感到压迫,更可能引发危险的驾驶行为。

此外,的超速和超载问题,更是公路安全的一大隐患。这些庞然大物高速行驶时,往往因为体积庞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停下。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驾驶者若遇到这样的车辆,最好避而远之,以免招惹“杀身之祸”。

最近,我代表星洲日报参加了的宣传小组会议,与其他媒体代表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宣导交通安全,特别是在开斋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项不简单的任务。交通安全口号喊了数十年,问题却依然存在,必有其难以解决的因素。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除了道路使用者需改变思维和态度之外,执法单位也必须加大力度。此外,车祸的黑区更需要各个相关单位配合去改善。

单靠媒体宣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例如,政府一方面高喊降低交通事故的口号,另一方面却大力推动国产车产业,鼓励民众购车,出现政策上的矛盾。在公共交通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过度依赖私人车辆只会加剧道路拥堵,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政府应优先发展便捷和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民众对私人车辆的依赖,才能真正从源头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公路安全不仅仅是个人或媒体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如果人们的态度不改变,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推搪责任、贪污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不解决、缺乏有效的行动策略、路况问题无人正视,车祸问题将永远无法根治。

每一个人都是公路安全的一部分,无论是驾驶者、行人,还是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段旅程都更加安全与顺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