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数据和类似GeoTanaman系统,将能有效、妥善的种植规划,避免粮食产量过剩、市场价格过低,“毁菜”悲剧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菜农毁菜”,几乎成了我国每年的常态悲剧。最新事件发生在3月初,当开斋节(大部分业者没有营业)、天时地利(气候利好导致产量猛增)、“人不和”(菜农同时间大量栽种同种类蔬菜)三大因素一起发生时,造成各类蔬菜价格暴跌,收购价跌至每公斤几十仙,导致菜农面临严重亏损,不得不忍痛“毁菜”,每天被丢弃蔬菜高达1000公斤以上。
ADVERTISEMENT
这些“毁菜”悲剧每年不断重演,同时却有许多贫困家庭没钱买粮食,政府也不断呼吁各造重视“粮食安全”议题,“被逼毁菜”现象何其讽刺、矛盾、荒谬、可悲、痛心和无奈!
很多人在网上评说“干嘛不捐给慈善机构?”在供过于求、菜价过低情况下,倒贴收割费和运输费然后捐给慈善机构,只有大慈善家才有能力做得到吧?而且站在商业考量立场上,捐出去的蔬菜,也会辗转来到市民手中,进一步影响削弱原本就“供过于求”的市场。
当然,工人短缺、肥料农药等开支暴涨、虫害天灾、极端天气、大农场或进口蔬菜垄断、农耕地租期等因素,也都影响菜价和市场供需平衡,但相比之下这些都是次要问题;而前述三大首要因素里,只有最后一项“避免同时间种相同菜类”可以人为控制,以避免供过于求时菜价一泻如注。
我国蔬菜种植领域涉及数万农友,面对全马各处气候、土地、人手、运输、虫害等条件各异的种植地,如何避免同时间大量种植同类菜类,关键是“大数据”。若农民能通过某些网上软件或平台,及时获取供需量、菜价、区域种植量、气候、虫害等种植资讯,就能避免同一时间种植过多同种类农作物。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早在2022年7月,为了加强农业规划和管理,农业部就已开发并发行了GeoTanaman和GeoTanih两种平台,以加强国家食品系统链,努力减少全球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其中GeoTanaman为农民和批发商提供作物分布、土地利用和市场匹配等信息,从而促进更好的种植规划并减少农产品过剩。GeoTanih则是集中式的地理空间土壤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土壤适宜性、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已登记土壤类型的分析,帮助农民在作物种植做出明智决策。
问题是,这种大数据系统,必需依赖大量使用者:使用者越多,数据就越多,就能更精准掌握状况,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2022年7月的官方数据表明,GeoTanaman使用者只有区区1200名,一年后情况也不见好转,农业部还呼吁更多农友登记和使用这些系统。截稿前,笔者致电布城农业部,被告知使用人数还是很低。
笔者也使用过该GeoTanaman平台,尝试寻找一些有关芥兰在去年7月的需求量和产量,键入所需要求后,系统回说“查无答案”,随后把要求换为菜心、蕹菜、小白菜、包菜、苋菜等,同时尝试转换月份、年份后,全部搜寻依然显示“没有答案”。搞了半天,回到个人资讯页面,才发现上头一则讯息“GeoTanaman 系统正在测试中”!隔天再尝试,也是一样“正在测试中”。
至于“极少使用者”这问题,农业部的回复是“这是小规模项目,并未获得政府大量资金支持,也导致宣传方面不够全面”。问题是,当“极少”相关业者使用这“大数据系统”,原本应该提供讯息的平台就无法有效操作。
这意味着,尽管政府有心开发这些系统尝试解决问题,宣传不足、用户使用率低却直接导致平台形如废物。此外,广大农友有没有具备足够的数字素养、醒觉和技术能力,也是系统效益至关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是,若问题源头真的是“拨款不足”,政府肯认真解决问题的话,就必需提供足够拨款,让农业部对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推广,该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团队也能借此提升系统维护工作,并不时对应用程序进行改善、更新GeoTanaman系统。
我们理解农业部在拨款、资源不足情况下,优先考量那些“极为重要”的项目,但粮食安全应被视为国家当前首要议程,善用大数据和类似GeoTanaman系统,将能有效、妥善的种植规划,避免粮食产量过剩、市场价格过低,“毁菜”悲剧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