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添健.免费这回事



人们不愿意交出个人数据予政府,是担心政府的监视(surveillance),但是关于商业公司对大众的监视,我们的警觉性还是不足的。
ADVERTISEMENT
数年前我帮一个研究项目开发聊天软件,因为经费的限制,我把开发项目化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再给学生一些酬劳。为了控制开发的时间、金钱和技术成本,我们的聊天软件只提供研究项目所需的基本功能。
来到用户测试阶段,用户不断要求加入“免费”的聊天软件所提供的功能,甚至希望能把讨论区的留言翻译为其他语文,如只会英文的用户甲希望能把中文和马来文的留言都翻译为英文。
真有“免费”这回事吗?用户不必支付真金白银,其实不是“免费”。要嘛费用由其他人买单(如打广告的商家和付订阅费的用户);要嘛用户用个人数据和时间交换(两者都难以估价,但肯定不是“免费”);要嘛两者皆是。
今天强大的AI ,建基于互联网开放予商业和民事用途后,快速增长的开放数据,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后让无数的个人数据进入公共空间,实现了大数据的四个V特点——volume(数据量)、velocity(速度)、variety(多样性)、veracity(真实与准确性),接着产生了第五个V——value(价值)。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简而言之,今天AI公司的价值,来自于当初乐意提供大量个人数据的你我他,这是一个超大型的全球集资(资讯而非资本)工程。你可以视个人数据为免费,那是因为你看不到这些数据的价值。
用传统的方式向公众收集数据是非常困难的事,看看两年前马来西亚政府要全国人民把个人数据输入PADU系统所面临的质疑,以及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人抗拒交出个人数据予政府(研究人员往往也面临难以向公众收集资讯的困境)。
然而,当科技公司,包括不知名的单位在社交媒体上把收集个人数据包装成“好玩、有趣”的游戏和小活动(比如把用户上传的照片改头换面或转换成某种风格的画),许多人就乐意交出个人数据了。
人们不愿意交出个人数据予政府,是担心政府的监视(surveillance),但是关于商业公司对大众的监视,我们的警觉性还是不足的。2018年爆发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不当取得5000万名脸书用户数据并将之使用于包括政治用途,是一记监视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可能与国家机关合作的警钟。
现今特朗普的团队企图用商业的思维治理美国,加上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的马斯克旗下公司掌握大量个人数据,显示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更紧密结合的可能。这将是监视资本主义升级的威胁,当中的威胁将包括让社会更依赖AI生成的内容和建议思考和行动,用软性的商业形式,实现极权政府念兹在兹的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或许,我们是时候从新思考“免费”的意义,以及我们将为“免费”付出的代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