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系德/老祖母丧礼 殃及无辜公鸡



出殡时我们跟在灵车后步行,过了大华戏院,才上包租巴士沿新街场路到广东义山下葬。棺材置放进墓穴后,喃呒佬用刀往手上一只活公鸡的咽喉一割,再将整只鸡抛过去给站在墓穴另一边的父亲接住,鸡血从喉间流出,滴在墓穴内棺材上面……

我的祖母姓黄,人称 “黄大嫂”;这名号颇像粤剧戏曲那些苦命女子,如沿街乞食的程大嫂、咬脐产子的李三娘、万里寻夫的赵五娘、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等,却跟《水浒传》和武侠小说之顾大嫂、孙二娘及吕四娘打打杀杀的形象大相径庭。
ADVERTISEMENT
祖父祖母近百年前在霹雳州务边经营一家“天然居”茶楼,我父亲就在店里学得一手制作包饺点心和月饼的技艺。至祖父去世,茶楼结业后,举家才搬来吉隆坡发展。
祖母曾自制咸肉粽售卖,与一名在大巴刹卖红团茶粿的驼背老妇“红团婆”成为好友。记得我小时住在吉灵街榕明茶室楼上时,这红团婆中午收档后经常来找祖母,大模厮样躺在祖母床上睡午觉,睡足精神才离去。同屋 “七十二家房客”中有个“猪红佬”,当然是卖猪红的。这些人就像后来港剧街市人物叉烧炳、鸡坤、菠菜莲、芥兰强、鱼腩蓉、卖鱼胜那样,以所卖的食品为名,却不知祖母是否也被人称为“肉粽婆”?
祖母长年的衣着是黑衫黑裤,并梳个发髻,作典型老太婆装扮。我儿时向她学会一些东莞话,她夸赞我乖巧时就说我“良蟹”,最常说的一句是:“匹除雷过你!”即“啋过你”的意思。
搬到半山芭十二间后,祖母已年迈体弱,常帮衬大街那家李德昌医务所诊治,还需手持“栋拮”才能行走。“栋拮”即拐杖,音译自马来话tongkat,用它“栋”在地上,“拮”着地面才可把身体支撑稳当。后期她长年卧病在床,与她同住的叔叔去工作时,我和三姐放学后就过去守护着她。街坊小朋友华女来找我们玩,见祖母盖着张红色毛毡,又听说她曾吐血,竟然攞景地问:“系咪佢张毡本来白色嘅,吐血吐得多至染到变红色呀?”
我11岁那年,祖母病逝了,蓝灯笼上写着“九十有四”。我跟随父亲、叔叔及哥哥前往大华戏院旁边“大坑渠”路口(如今的半山芭巴士站)一个公共水龙头处,放下少许钱,盛装一些水回去,这叫“买水”,用这些水为祖母洁净遗体。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出殡时我们跟在灵车后步行,过了大华戏院,才上包租巴士沿新街场路到广东义山下葬。棺材置放进墓穴后,喃呒佬用刀往手上一只活公鸡的咽喉一割,再将整只鸡抛过去给站在墓穴另一边的父亲接住,鸡血从喉间流出,滴在墓穴内棺材上面。据说公鸡血可驱鬼压邪,能防止其他孤魂野鬼过来与死者抢食。
11年后,父亲和叔叔找“执金师傅”将葬在务边的祖父和我一名伯父的骸骨从墓穴挖出,洗净后装在“金塔”内带返吉隆坡跟祖母合葬在一起,并重新建造墓碑。喃呒佬让叔叔抓住一只活公鸡,用刀在鸡的喉颈一割,再用毛笔沾点流出的鸡血,涂在新墓碑我祖父祖母相片的眼睛上,完成开光仪式。我只听过画龙点睛,这回却大开眼界亲睹“杀鸡沾血点睛”!已忘了无辜枉死的公鸡过后如何处置,我们是否有带回去炮制白斩鸡或盐焗鸡享用呢?
相关文章: 李系德/60年代初 哥哥的旧式婚礼 阿蓟/大马人把Roti John变多元了! 林家豪/中国古代第一贵女 夏靖柔/今天也要好好吃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