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学家“搭积木”研制 微型无线两栖机器人可跑可飞




(北京20日综合电)清华大学科研团队以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结合最新研制出一种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制备出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其体长仅为9公分、重25克。
该成果4月18日晚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机器智能》。
ADVERTISEMENT
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张一慧教授介绍,这种机器人可跑、可飞,在空中和地面的动作都很灵活,地面运动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6公尺。
该团队自主研制出最小至几毫米的微型驱动器,作为“可变形外骨骼”可用于集成传感器、电机等功能元器件,进而构建复杂的机器人系统。
驱动器是一种具有可控变形能力的器件,也是微型机器人的“心脏”。
微型驱动器还可赋能生物电子器件,用于构建可展开的植入式医疗器械、面向VR/AR场景的触觉反馈界面等。
“要让机器人又小又轻、无线控制,还要具备复杂形态切换能力非常难。”张一慧说,新型驱动器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和锁定能力,通过电控制,可做到连续变形至任意状态并将形态“锁定”——这是以往小尺寸驱动器很难实现的。
此外,团队还用10多个驱动器制出一款高4.5公分、重仅0.8的迷你版“变形金刚”。
张一慧说,未来,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可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及检修、地质及文物勘探等场景,替代人类执行复杂危险环境下的多种任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