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坐看云起

发布: 11:08am 11/05/2025

电动车

马中

绿色产业

电动车

马中

绿色产业

电动车领域合作互利 马中共驰绿色产业发展

符丽萍博士(拉曼理工大学副教授兼商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档案图)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匮乏紧张的窘况下,可持续发展已成各国共同关注的热议课题。中国和马来西亚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近年来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两国通过政策支持、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交通的转型进程。这种跨国合作不仅展现了两国对环保议题的重视,也体现出亚洲国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日益增强的话语权。

可持续发展注重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之间实现平衡发展,而绿色发展则着重于低碳排放、节能和环保的增长模式。在《巴黎协定》推动下,各国相继出台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减少碳排放并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ADVERTISEMENT

马设2050年碳中和愿景

其中,中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之“双碳”目标,即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马来西亚也不甘落后,设定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在此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亦逐渐成为两国绿色合作的核心领域之一。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同时拥有完善且先进的产业链,当中包括电池制造、电机技术以及智能驾驶系统等各个环节,其中中国知名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亦持续增强。中国政府通过提供购车补贴、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暨推行绿色牌照等多种激励措施,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化与使用。无异的,马来西亚政府亦正加快绿色交通转型的步伐,于《国家低碳城市框架》(NLCF)和《国家交通政策》(NTP)中均确认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地位。2023年,马来西亚宣布对电动汽车实施进口税和销售税的豁免政策,并计划在2030年前建设1万个公共充电桩,从而完善基础设施支持。

中马在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已有多项显著进展,这当中概括了中国吉利汽车在2017年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并计划在马来西亚生产新能源车型;到了2023年,吉利与宝腾合作推出了首款纯电动SUV(X90),亦正式进军东南亚市场。此外,比亚迪(BYD)也在马来西亚市场积极拓展,推出多款型如BYDAtto3,并计划与本地企业合作建设充电桩。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也和马来西亚公司展开了合作,探讨本地化生产电池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中马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充电桩短缺,其覆盖率远低于中国,这限制了消费者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其次,纵然中国车企已在马设厂,其电池和核心零件仍依赖进口,导致整体成本较高,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此外,马来西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有限,仍存在对续航、充电便利性及二手保值率等方面的顾虑,以致阻碍了推广进程。

展望未来,中马依然可从多方面深化合作。首先,大马应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借鉴中国“充电桩进社区”之模式来提升马来西亚充电桩覆盖率。其次,推动技术转移与本地化生产,中企可在马设立电池与零件工厂,以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就业与技术水平。此外,两国政府可在政策层面加强协同,如统一技术与安全标准、设立购车补贴机制,并通过试驾体验、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公众认知。

综上所述,中马在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成熟的产业链与马来西亚的市场潜力结合,将为区域绿色交通发展注入新动力。将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共享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基础上,中马有望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合作之典范,共同迈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这是一项由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SEARCH)与拉曼理工大学(TAR UMT)商业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呈献的社会责任项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