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职场竞争不想再倦 青年待“养老院”躺平




(大理13日法新电)王东(音译)是越来越多在农村“退休”的中国年轻人中的一员,他已经几个月没有工作了,也不打算工作,他在湖边小镇消磨时光,。
中国的职场文化竞争激烈,官员都在炫耀国家崛起背后的血汗,在中国,长期工休过去是闻所未闻的。
ADVERTISEMENT
但有些人却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给自己留出精神空间,从倦怠中恢复过来,养精蓄锐,并考虑以其他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云南省大理市的“青年养老院”,29岁的王东说:“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需要关注我们的当下。”
他说:“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一些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事情,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今年,在对自己在酒店的工作感到厌倦之后,王东来到了这家青年旅舍。
从那时起,他就通过参拜寺庙、练习传统茶艺、与新朋友外出游玩或闲逛来打发时间。
他说他至少还会再住一个月,而且 “对以后的生活没有特别的打算”。
青年养老院“远离城嚣”走红
以“远离城市喧嚣”为卖点的青年养老院正在中国走红。
它们通常位于小镇、郊区或农村地区,吸引着20多岁或30岁出头的人在此逗留数周或数月,并经常提供有趣的集体活动。
大理是玻璃湖畔一座安静的小城,长期以来一直是那些向往自由、不受拘束生活方式的人们的落脚之地。
一家青年养老院的创办人严秉义(音译)说:“我只允许那些聊得来的人进入,这样就不会无话可说……他们之间也会擦出火花。”
在附近,几位客人在阳光明媚的院子里闲聊,刷手机、说笑话,还和一只狗玩耍。
37岁的严秉义说,他经常安排家常餐会,或者带客人去露营和其他旅行。
他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无形的社会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现事情很棘手。”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走出去,开拓自己的视野,放松自己。”

摒弃艰苦工作文化 松放首位
中国年轻人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为“躺平”或“摆烂”的生活方式,即摒弃艰苦的工作文化,将放松放在首位。
这一趋势与冠病疫情后的经济衰退不谋而合,城市青年失业率徘徊在15%以上,为多年来最高,与此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呼吁年轻人“吃苦”。
几位经营者告诉法新社,他们认为许多人错误地将青年养老院与懒散混为一谈。
“我真的不认为人们应该躺一辈子。”
严秉义说:“我希望人们在这里度过短暂的时光后,能够重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城市的压力完全压垮。”
一些人认为青年养老院只是一个噱头。
21岁的陈乾坤(音译)从广东南部来到首都北京附近的东王村(音译)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振兴”因国家经济繁荣而人口减少的农村地区。
当法新社访问人口为106人的东王村时,陈乾坤正在一个关于为在线视频平台拍摄和编辑内容的研讨会上向十几位民宿业主和直播者发表了讲话。
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当地人传授新技能,以增加收入,不让农村衰退。

须抵制长期倦怠
“年轻人想暂时‘躺平’或‘摆烂’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抵制长期的倦怠。
他警告,否则“一波年轻人”将真正退休。
但是,一位 “退休公社”的创始人蔡宗谋(音译)却把它比作在重返工作岗位之前的空档期。
当黄昏笼罩在他的院子里时,客人们做了一顿集体晚餐,打开啤酒,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歌,还玩起了喧闹的纸牌游戏。
蔡宗谋说,“中国过去很穷,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追赶。”
“(现在)我们更多的人在思考如何生活得更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