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青年/《学海》青年/有活动】只要你願意 新調子陪你譜出青春



写歌,原来也可以是一场疗愈。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新调子音乐社团每年一次的创作发表会,就像是一次深呼吸,让一整年在文字与旋律中酝酿的情感,有一个出口。有人唱自己的故事,有人替朋友的心情谱曲,也有人在歌里找回那个久违的自己。
第27届新调子歌曲创作发表会以“樂︱界”为题,竖号象征一道界限,也代表一道门槛。唯有心怀乐念,方能破墙而出。音乐在心中生根发芽,创作与演奏让它穿越现实与理想的鸿沟。

本届发表会,聚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热爱音乐的大专生,记录他们如何以音符为笔、旋律为翼,在突破中成长,于“樂界”中奏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许多人以为创作是属于“天赋异禀”的人,但新调子创作坊从来不设门槛。你不需要一开始就会写歌,也不需要精通乐理或擅长乐器。只要愿意尝试,就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节奏。在新调子音乐社团,伙伴们互相陪伴,一首首歌的诞生,往往不是为了成绩或表演,而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原来,学会写歌的过程,也是一种慢慢学会感受、学会说出口的历程。

在新调子,写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一年一度的新调子创作发表会,不只是音乐的飨宴,更是一群大专生用心与经历堆叠出的青春告白。在这里,有人从未写过歌,却因为一场迎新周的推介礼走进创作的世界;有人从做幕后开始,一步步把舞台和梦想照进现实。

“原本只是想参加一个社团,加入新调子后,我的大学生活不再枯燥乏味,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大学生活也可以这么有温度。”本届新调子歌曲创作发表会主席许紫玲回忆自己在新生推介礼上,接触到新调子以及加入后的心路历程。

陈子颖则是在朋友介绍下加入,“我没有音乐基础,但第一次参加新调子社团音乐营就尝试了作词作曲。过程很挑战,但也很自由。”

而对蔡迪胜来说,最初吸引他的,是大一参加新调子推介礼上的一场表演。“音乐真的很打动人。虽然当时我加入新调子只是在宣传组做筹委,但后来也慢慢地开始尝试创作,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歌。”

从“不会”到“创作”,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音乐人,”子颖说,“但在新调子,只要你愿意说故事,就能写出属于你的歌。”
许紫玲表示:“感觉很重要。不一定每首歌都要技巧很高超,但要知道你想传达什么——只要观众听得懂你的心,那首歌就成功了。”
蔡迪胜补充道:“一个好的hook,一个记忆点,能让一首歌流传下去。但最关键的,还是那份真诚。”
在新调子,创作是一种陪伴彼此成长的方式。每年10月筹备推介礼,11月招新,12月举办三天两夜的音乐营,学员们在小组中尝试写歌,由前辈和老师分享和指导。没有音乐基础也没关系,只要你愿意试,都会有人陪你走。

“樂|界”——跨过那堵心里的墙
“‘樂|界’这个主题,对我来说是一种突破的象征。”子颖说,“像我这样不善于表达、害怕麻烦别人的人,其实很难开口。但因为创作,我们慢慢学会了沟通,也学会了承担。”
蔡迪胜也曾面对玩音乐前景的质疑,大学课业繁忙,加入音乐社团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他甚至思考过是否要继续投入。“但如果没参加这个社团,我的生活圈子会很小。在这里,我学会了沟通、合作和坚持。”
许紫玲更是曾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们要我专心读书,但我觉得,大学生涯就该多尝试不同的事。我决定自己走这条路,虽然过程会撞墙,但也让我学会了磨圆棱角。”
而这些冲突、挣扎、沟通、妥协……都成为了他们歌里的那一丝不完美却动人的情绪。

因为音乐,我们破茧成蝶
“新调子的演出对我来说,不只是演出,更像是一场仪式。”紫玲说,“我曾负责新调子音乐社节目的编排,还演过男扮女装的桥段,这一段经历实在难忘。那种策划与创作结合的体验,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子颖回忆起今年主题曲的创作过程:“歌词里有提到过程本来很暗淡,后来有了光,这次歌词非常贴合我们筹备新歌发表会的历程。为了发表会,我们天天排练,功课也堆着,哪怕再多困难,我们就是死磕到底。”
“会坚持下来是因为一种信念吧,”迪胜说,“筹备半年的时间,不只是完成任务,而是把一个想法变成真的现实。”
团队中的支持也从不缺席——有人会在你练习累了时送上小糖果,有人默默承担幕后行政,只为那一晚,所有人能站上台,全力发光。
可靠的队友,并肩作战
“有次迎新周,我们8个人负责整场活动。身为主席,我只能坐在台下,需要招待大人物,不能走开,无法和团队一起打拼。”紫玲回想那次活动时倍感欣慰,她亲睹整个团队都在竭尽所能把活动做到最好。
而对于未来就算离开了国立大学是否继续参与新调子社团,大家也有着默契的答案——“只要社团需要帮忙,每一个曾经的学长姐都会回来。”因为这不是一段任务,而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最后一问:写歌,是为了什么?
“理解自己。”子颖说,“自己喜欢最重要。”
“感动别人。”迪胜说,“一首歌的灵魂,是观众听完后还记得的那一部分。”
“忠于自己,把故事按照心意发表出来。”紫玲说,“如果有一天有人唱起那首歌,哪怕只是一小段,那就是它真正的价值。”
写歌,不只是音乐的表达,而是一种生活的痕迹。新调子,让一群人相信,声音可以改变世界——从理解自己开始。

记者后记:
访问的最后,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未来会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吗?他们都说不会把音乐当作正职。对于这个答案,我毫不意外。在马来西亚音乐圈,不管是什么时代的音乐人,都会面对各种现实层面的挣扎。如果把音乐当正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分分钟三餐不继。马来西亚真的不乏有才华的音乐人,我希望这新一代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不管未来从事什么行业,都不要放下音乐。我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听到世界级的好音乐,是来自马来西亚这一群热爱音乐的零零后。
第27届新调子歌曲创作发表会
主题:樂 | 界
日期:5月24日(星期六)
时间:晚上7时至10时半
地点:Auditorium PERMATApintar, UKM
票务洽询:洪会玲 011-5981 3354
黄修和 017-7581 922
扫描购票: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