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学海

|

学记

发布: 10:41am 21/05/2025

居銮中华中学

文学创作

冯锦昱

王歆惠

黄熙荋

廖晨乐

居銮综合中学

华采杯

【校园报道】全柔国中华文文学奖 华采杯激发创作热情

联合报道:冯锦昱(J3760)居銮中华中学、王歆惠(J3856)、黄熙荋(J3857)、廖晨乐(J3858)居銮综合中学

(居銮讯)由柔佛州东安会馆主办、居銮国会议员办公室协力支持的“”全柔国中华文文学奖于今年首次举办,主办单位特此呼吁全柔国民中学和国民型中学的在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这项比赛。

本次赛事旨在提升学生的华文写作能力,激发热情,并提供一个展现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赛事的设立不仅是一项文化活动的开端,更象征着地方社团对华文教育持续推动的坚定决心。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华采杯》全柔国中华文文学奖,于今年首次举办,主办单位特此呼吁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前排左起叶添顺、陈子良、赵维庆及孙福盛。

象征华文 寓意风采文采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孙福盛。

“华采杯”文学奖总策划孙福盛在接受《星洲日报.学海》柔佛州学生记者队采访时,细致地解读了“华采杯”名称所蕴含的寓意。

他指出,“华”象征华文;“采”寓意风采和文采。两个字的组合,不仅寄托了对参赛者风华正茂、才情横溢的期待,也强调了华文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引导学生发掘并表达内出心对语言的热爱与尊重,让文学成为沟通世界与心灵的桥梁。”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赵维庆。

柔佛州东安会馆会长赵维庆表示,在筹办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提高公众认知度。对此,主办团队也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如脸书进行宣传,并通过报章报道与校方协作,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孙福盛则指出,自己在筹办“华采杯”时,最有感触的部分则是在比赛正式开放参加时,收到了来自柔佛各地学生踊跃投稿的热烈回响。

他也表示,这些来稿不仅代表着学生对华文的热枕,也象征着“华采杯”的理念得到了实践与回应。

2万奖金总额吸引参赛

为提升参与度,主办方设立了总额高达2万令吉的奖金。此奖金涵盖了多个奖项类别,包括微型小说、散文、新诗等,展现出对比赛品质的高度重视,也借此鼓励更多具潜力的学生迈出创作的第一步。

同时,赵维庆透露,“华采杯”评审阵容是由本地的文学界知名人士所组成。虽暂未公布名单,但主办方信心十足,希望通过高水平的评审机制,确保比赛的专业与公正。

孙福盛则补充,通过邀请优秀的评审把关,也能让得奖者更具荣誉感,提升赛事的整体公信力与含金量。

文学奖助提升中文程度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内在的思考与自我表达的方式。几名主办人一致认为,“华采杯”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文字、理解生活、认识自我的机会。

赵维庆表示,参加“华采杯”文学奖比赛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自己的中文程度。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参赛者们会阅读书籍以从中获取灵感。这种“被动阅读”其实也是一种文学熏陶,对语言掌握与思维表达大有助益。

孙福盛表示,通过阅读及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表达思想,且更敏锐地观察生活,无论是在面对考试作文、演讲表达,甚至在将来步入社会后的人际沟通中,皆能发挥实际作用。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陈子良。

这个观点也被筹委会主席陈子良赞同。他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并强调写作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批判精神与审美眼光,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孙福盛认为,写作最看重的要点便是内容,唯有内容有趣新颖,才可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其次便是文笔。

“通俗易懂的句子,才不会使读者认为书本的内容十分生硬无趣。”

他进一步说明:“真情也是一大要点。只要作者用心书写,读者们自然能感受得到书中的真情并对此产生共鸣。”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孙福盛(左起)、赵维庆、陈子良及 叶添顺受访时期待《华采杯》文学奖比赛能帮助学生提升中文程度及写作兴趣。

鼓励学生勇敢投稿副刊

赵维庆提出,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便是广泛阅读,尤其是多阅读不同风格的华文作品,如散文、小说、诗歌等,以拓展语感和思维广度。

此外,他也表示,多加练习与勇于投稿是其中一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通过实际写作和被评审的经验,国中生们能逐步提升提升文笔与结构掌握。

他鼓励学生勇敢投稿予《星州日报》副刊或其他文学赛事。

“被刊登或得奖,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肯定。”

孙福盛亦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不止是积累知识,更是学习表达的重要途径。

他提到,许多作家的文学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们写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情感与故事。

他说:“理解作家的写法,也是在理解他的人生。”通过阅读,学生们就能够内化自己书写时的力量。

评审机制严谨 刷下AI作品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许会有一些参赛者会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文本工具,如深度求索(DeepSeek)和ChatGPT生成一篇参赛作品,这也引发了他们对比赛公平性的讨论。

面对这份顾虑,孙福盛对此直言不讳,表示主办单位已预料到部分参赛者可能会使用Al创作作品,进行作弊,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担忧。

他说:“Al给出的内容虽然结构完整,但缺乏人类的经验与情感。真正的好文章,是读得出作者的温度与思维的。”

“读者无法对AI生成的作品产生共鸣,因此AI作品十分容易被分辨出来。”

赵维庆也表示,“华采杯”评审机制严谨,AI作品难以通过多轮审阅。这一立场也获得陈子良与柔佛州东安会馆总务叶添顺的一致认同。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叶添顺。 

特别设立微型小说组别

近年来,文学创作逐渐呈现“短、小、精”的趋势,微型小说作为新兴题材愈发受到青睐。而“华采杯”顺应潮流,特别设立微型小说组别,让学生在限定字数内完成完整叙事。

赵维庆认为,微型小说反映了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微型小说即考验作者的浓缩能力,也能在短时间内给予读者满足感。

他也指出,现代人对冗长文字逐渐产生畏惧,短文或将成为阅读的主流。

孙福盛则认为,短文并不意味着内容浅薄,而是更需要作者的精准用字与结构设计。他指出, 短篇文章若能表达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意涵,反而比长篇文章更具感染力与思考价值。

反响热烈或成年度赛事

对于“华采杯”是否能持续举办成为年度赛事,赵维庆是持着乐观态度。

“若今年的反响热烈,主办单位将考虑将其固定化,并在未来引入更多的创新组别与合作资源,逐步扩大影响力。”

他说,主办单位将持续精进比赛机制与宣传策略,吸引更多学校的学生参与。他希望“华采杯”能使国中生对华文产生热情并让他们更加重视华文。

然而,询及是否拓展小学组或成人组,他表示暂无此计划。他说:“市面上已有不少类似比赛,我们不想让资源重叠,反而希望将力量集中在目前尚未覆盖的领域,力争办出独特性。”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星洲日报·学海》柔佛州学生记者队进行采访,感受到主办单位对华文教育的热爱与使命感。

学记感言:

热爱华文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透过这次专访,我们深刻感受到“华采杯”背后所凝聚的不只是一场比赛的努力,更是一群人对华文教育的热爱与使命感。从比赛名称的构思到参赛制度的筹备,每一环节都体现出主办方对“华采杯”的重视。

我们认为,“华采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挥洒笔墨、挑战自我的舞台,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华文教育的深化与普及。

我们诚挚祝愿这项赛事能成功举办,并在未来发展成为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愿每一位热爱写作的青年,都能在“华采杯”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

(5月21日刊)柔:年轻人:《华采杯》为华文注入新风采,报名截止日期6月30日
为激发创作热情,主办方豪掷2万令吉奖金,涵盖微型小说、散文、新诗等奖项,彰显对品质的追求,鼓励学生勇敢踏出创作第一步。
参赛详情:

“华采杯”的参赛组别分为初中组(预备班至中三)及高中组(中四至中六),投稿日期从3月2日起,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初中组可投散文(500至1500字)或新诗(20行以内);高中组可选择散文(800至3000字)、新诗(25行以内)或微型小说(1500至3000字)。参赛者须以简体中文创作,每人仅限投稿一篇。作品须为原创且未公开发表。

投稿方式:将作品及个人资料(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上传至指定表格(https://forms.gle/anzB8usBhzFsqgLj8)。提交后参赛者不得修改,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并有机会结集出版。

欲知更多详情可联系“华采杯”文学奖总策划孙福盛(019-774 3885),或浏览脸书:华采文学奖Chinese literature。欢迎全国中生踊跃参与,以文字展现才华!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