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宗.东盟峰会推动重启弹性工作制



我们早该认真、全面地检讨和重塑我们的工作方式。公务员、私人界员工、决策者都该一起坐下来,想象一套适合21世纪生活节奏的新职场模式。
这个月在吉隆坡举办的东盟峰会,再次让“弹性工作制”这个课题回到公众视线。鉴于交通管制,有些主要道路将分阶段封锁,公共服务局决定允许受影响的公务员申请居家办公,此举既合理也符合实际需求。毕竟,在吉隆坡这样的大城市,交通状况一向难以预测,尤其遇上大型的国际活动,情况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但是,比起这项临时性的安排,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否已经到了应该重新认真讨论灵活办公制度的时候?
ADVERTISEMENT
疫情期间,大家亲身体验过,其实很多工作并不一定非得坐在办公室里才能完成。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公司,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员工们从饭桌、客房,甚至任何有稳定网络的地方登录工作。工作效率并没有因此受影响,会议照常召开,服务持续运作,项目如期完成。虽然当时环境艰难,但它也让我们清楚看见,传统固定办公模式其实并不是不可动摇的。
不过,我国目前的就业环境依然存在明显的公私领域分化。公务员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私人界则各自跟随市场需求和公司文化操作。像这次,公共服务局研究的居家办公措施只适用于公务员,但其实这正是时候让公共服务局和人力资源部坐下来,好好规划一个全国性的弹性工作制框架。毕竟,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员工福祉,不应该只属于某个领域或群体。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采用“三天办公室,两天居家”的混合办公模式。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国,尤其在一些以成果为导向、不需要长时间面对面监督的岗位,早已广泛推行类似安排。这样的制度好处不少。员工普遍感受到精神压力减轻、工作满意度提高、专注力也更好,因为他们可以灵活安排部分工作时间与地点。对雇主来说,长远看也能提高员工留任率,甚至节省办公室空间和营运成本。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当然,大家都明白弹性工作制并不适合所有行业。医生护士(目前)不能进行远程动手术,食档业者、外卖员、记者也必须亲临现场;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工作。但对行政、文案、设计、数据分析、内容制作等办公室型岗位来说,以成果为导向的弹性办公,其实是更符合当代节奏、讲求效率又重视生活品质的安排。
此外,灵活办公还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当我们减少高峰时段的通勤人数,便能更有效的纾缓交通阻塞、降低碳排放,也减轻公共交通负担。当上班的人少一点,路况自然顺畅,医院人员、紧急救护员、物流司机等必须上班的人,也能更顺利安全地抵达岗位。
更重要的是,这能让城市生活品质跟着提升!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可以用来陪伴家人、运动、进修,甚至好好休息。在一个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年代,采取更人性化、更灵活的工作制度,不再是前卫的提案,而是现实需求。
有人或许担心,若缺乏清楚规范,弹性工作制容易被滥用,或导致效率降低。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透过明确的作业指南、设定清晰绩效标准,以及建立互信与问责文化来解决。其他国家在推行弹性工作制初期也曾面对类似挑战,但透过政策完善、劳资对话、适度调整,最终都成功将之融入职场文化。
这次东盟峰会期间的临时居家办公安排,说明公务员体系内,弹性工作制的需求其实早已存在。缺少的,是更坚定的政治决心,和社会大众对这项议题持续的关注与呼声。我们不该再把灵活办公视为非常时期的应急措施,而是要将它转化成一种常态化、现代化、具前瞻性的职场选项,让适合岗位的员工有权选择,打造一个更有韧性、更有效率、更以人为本的职场文化。
我们早该认真、全面地检讨和重塑我们的工作方式。公务员、私人界员工、决策者都该一起坐下来,想象一套适合21世纪生活节奏的新职场模式。这个对话,不必等到下一个东盟峰会或国家危机再来启动。政府是时候把曾经是疫情下的临时措施,转变成一个放眼未来、真正改善生活的新常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