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拯.一令吉毒烟的危机



唯有及早介入、全面防堵,才能避免更多年轻人陷入毒品的深渊,进而造成个人的堕落、家庭的破碎,乃至社会的动荡。
近来,关于贩毒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警方的执法成效显著,几乎每周都有捣毁本地贩毒集团的报道。
ADVERTISEMENT
例如,上周雪兰莪警方成功瓦解了一个活跃近八个月的贩毒集团。该集团通过特制的“毒凉茶”,向多家夜店及娱乐场所贩售毒品以牟取暴利。
同期,警方还查获了逾34公斤各类毒品,包括摇头丸粉末、含毒果汁饮品、摇头丸、电子烟弹、氯胺酮及“5仔”等。
今年前四个月,警方接连破获多起震惊全国的大案。1月查获490公斤毒品涉及跨国团伙;3月截获市值10.62亿令吉的冰毒混合石蜡,创下我国缉毒史纪录;4月又侦破两起特大案件,包括企图走私2吨毒品至日韩的跨国网络。
这一连串的缉毒战果,虽令人鼓舞;但也反映马来西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毒品危机。频繁破获的大宗毒品案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我国正逐渐沦为国际毒品交易的枢纽。
这些案件显示跨国贩毒集团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理想的中转站,我国需要加强边境管控体系,以防止毒贩在我国境内活动。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有鉴于此,国家的边境防线必须全面升级,从技术到人力部署,全方位提升防毒能力,以堵住毒品渗透的每一个漏洞。
当前查获的毒品案件中,既有通过海运集装箱夹藏的大宗毒品,也有涉及外国人在本地制造毒品并企图走私出境的案件。这表明,海关部门不仅需配备更先进的检测设备,还必须加强与国际执法机构的情报共享与协作,以全面提升缉查效率和预警能力。
更令人忧心的是,毒贩的魔爪已伸向校园。据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MCPF)吉打州主席祖基菲里透露,市面上已出现售价仅为1令吉的含毒电子烟液。这种堪比零食价格、高隐蔽性的新型毒品正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蔓延。
据报道,部分电子烟液已被掺入如冰毒及“魔菇”等毒品。祖基菲里警告说:“我们担心这类电子烟将成为青少年染毒的起点。这不仅仅是烟瘾问题,而是一步步将孩子推向毒品的深渊” 。
有鉴于此,政府应尽快立法,将含“迷幻蘑菇”成分的电子烟纳入《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以便执法单位能依法有效打击涉及电子毒烟的买卖行为。
此外,政府也应推动全面立法,禁止电子烟的销售,而非将此问题交由各州政府通过商业执照发放机制自行决定。这不仅有助于统一监管标准,也能更有效遏制电子烟对青少年群体的渗透与危害。
教育部也有责任通过教育与醒觉运动,强化学生的反毒与反烟意识,并定期举办家长反毒工作坊,以提升家庭的防护能力和警觉性。因为这场反毒运动,不仅仅是执法单位的任务,更需要从教育部到每一个家庭,从立法者到普通市民,形成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的社会防线。
笔者期望教育部与执法单位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全面打击与预防工作,尤其是在校园与青少年群体中加强防范。
唯有及早介入、全面防堵,才能避免更多年轻人陷入毒品的深渊,进而造成个人的堕落、家庭的破碎,乃至社会的动荡。毒品之害,不容轻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