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哪些座位安全? 专家曝“黄金选位”原则




(纽约13日综合电)当飞机发生事故的画面出现在新闻中时,总让不少人对空中旅行心生疑虑,也常让旅客产生一个疑问,就是“搭飞机时,坐哪里才最安全?”尽管航空被公认为全球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但当突发意外来临,座位位置确实可能成为生死关键。
印度航空一架搭载242人的班机周四坠毁,造成机上241人罹难,只有一人奇迹生还。幸存乘客维什瓦什的座位是11A,公开信息显示,印航787-8的11A是经济舱第一排,紧邻飞机二号门出口。这是不是一个“安全座位“呢?
ADVERTISEMENT
根据LiveScience报道, 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吴正隆指出,目前尚无科学研究能明确证实“哪个座位最安全”。不过,透过过往飞安事故纪录与飞机结构设计的理解,仍可推测在某些情况下,某些座位可能更有利于生还。
北达科他大学航空安全研究员阿杰库姆说,若飞机完全解体,座位位置将无关生还与否。但在较低冲击能量与低角度的坠机中,例如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失控滑出跑道,座位所在位置可能影响生还机率
此类事故常伴随机身断裂,动能多集中在机头,使其产生翻滚或变形。相对而言,机尾的冲击力较小,因而较安全。
综合多起空难案例及专家意见,旅客可参考“三大黄金选位原则”,就是机尾、走道、紧急出口附近。
例如,2024年济州航空空难造成179死,机上仅2名坐在机尾的空服员生还。根据事后调查,飞机在韩国务安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并撞上水泥墙,造成机体断裂,唯独机尾保留原始结构,使2人得以奇迹生还。类似情形也出现在1985年日本航空123号空难与2014年复兴航空222号空难,生还者几乎都坐在机尾。
根据《时代》杂志在2015年分析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资料后发现,飞机后段三分之一的座位,其死亡率最低。
机翼或翼根座位抗冲击力较佳
吴正隆也补充,“另一个潜在较安全的区域是靠近机翼或翼根的座位。”这部分结构经过加强设计,具备较佳的抗冲击能力。“此外,这些座位通常邻近紧急出口,意味着能更快逃离机舱。”吴正隆解释。不过,若坐在出口排,也可能需要协助他人撤离。
然而,机翼下方也有风险存在,那里设有燃料箱。尽管飞机在降落前会尽量排空燃料,燃料舱在事故中仍可能释出烟雾甚至起火。在这种情况下,迅速逃离至关重要。
吴正隆建议,乘客上机后应立刻找出最近的紧急出口,并数清与出口间的座位排数,以防万一浓烟导致视线受阻。
阿杰库姆提醒,事故发生后,“乘客必须在90秒内撤离飞机”,他强调,关键时刻切勿携带行李、拍摄影片或做出任何延误逃生的举动。
阿杰库姆补充,现代飞机的设计早已针对安全进行优化。例如,机体关键部位在撞击时能断裂以吸收冲击、座椅固定牢固、安全带则能有效减少伤害。
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安部诚治则补充,真正的安全座位仍须依事故状况而定,若机首先著地,后排较安全,反之则可能相反。他建议优先选择靠走道的座位,以利迅速撤离。
尽管机上每个座位都有设计安全规范,专家仍呼吁旅客应熟记安全示范影片内容,掌握逃生资讯,并在紧急时保持冷静、配合机组员指示。毕竟真正能保命的,不只是座位,更是警觉与行动力。
因此,下次搭飞机时,不妨多加留意周遭环境,除了系好安全带、听从安全示范,也别忘了保持警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