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龙.以伊冲突扩大:将酿区域风暴



以伊冲突目前虽未全面扩大,但已跨越许多红线。若双方持续无差别报复、不区分军民、不设停火机制,中东将再次陷入动荡泥淖。伊朗是否真正决心报复?以色列是否误判局势?这些变数将决定未来数月全球是否迎来另一个战场?
ADVERTISEMENT
近日,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至史无前例的层级,中东局势再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焦点。原本的暗中角力到如今进化为公开的空袭、无差别攻击;以色列在取得制空权后,甚至放话“火烧德黑兰”!
根据外媒消息,6月13日以色列“崛起雄狮”(Rising Lion)行动锁定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及周边地区的军事、油田与核设施,同时导致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参谋长巴盖里等人及多名核弹专家,在空袭中丧生。
以色列的行动与伊朗核武器研发进度关系密切。日前,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称,该机构核查人员无法确认伊朗的核计划是否“仅用于和平目的”?因为伊朗现有的409公斤浓缩铀(IAEA报告)可转化为约9–10枚核弹;至于所需时间?几天内就可完成首枚核弹,1个月内可产出11枚弹头,危机迫在眉睫,所以以色列立即行动。
“斩首行动”削弱伊朗核武能力
伊朗的核计划早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便处于全球争议核心。虽然2015年签署《伊朗核协议》(JCPOA)限制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但美国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协议,德黑兰迅速重启铀浓缩活动,提高纯度至60%以上,接近核武器级水准。
虽然,以色列过去半年多来透过一连串的空袭与网络攻击,破坏了伊朗,包括纳坦兹在内的多处核设施。但即便如此,伊朗并未完全失去技术与人力资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最新报告,若无外力阻止,其恢复核计划仅需数月。因此,以色列这次的打击与斩首行动虽缓和伊朗制造的核危机,但伊朗核能力未彻底消亡。
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不仅限于一般空袭,而是以情报渗透为基础的精准打击,目标锁定核武相关设施、高阶军官与核武专家。同时证明以色列摩萨德(Mossad)与情报部门(Aman)长期在伊朗境内成功的间谍战。
以色列发动的“斩首行动”早有先例,包括曾经精准锁定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高层指挥官及其海外代理人,如在敍利亚与伊拉克的空袭,造成伊斯兰革命卫队多位指挥官死亡。行动不仅扯断伊朗指挥链,也传递出强烈的威慑讯号。
无差别攻击与代理人战争
从春季以来的数十场空袭与无人机报复行动中,双方皆陷入“无差别报复”的非理性战争。以色列针对德黑兰周边的军事基地所造成的附带损害,引发平民伤亡;伊朗则透过哈马斯与黎巴嫩真主党发射火箭,对特拉维夫、耶路撒冷造成恐慌。
这一次的以色列突袭与伊朗反击的行动令人担忧;双方似乎将“民用基础设施”列为打击目标。伊朗试图瘫痪以色列电网与水利系统,而以色列则报复性攻击伊朗的炼油设施与通讯卫星。这种“全面战争”态势很快会导致双方民众陷入物资短缺、断电与精神创伤之中,对地区人道主义构成巨大威胁。
遭到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提出警告,将对美军驻扎在伊拉克、叙利亚、巴林与卡达的军事基地进行报复。4月,一枚导弹击中位于伊拉克艾因阿萨德的美军空军基地,虽无法证实为伊朗直接攻击,但普遍认为至少是伊朗代理势力所为。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