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5:00pm 21/06/2025

华裔生

STPM

大学预科班

政府大学

星期天头条

热门科系

A-不是A

茫茫升学路(一) | 被制度斩升学路? STPM华裔考生 热门科系近零录取

报道:廖芷悠
照片:档案照

近年来,马来西亚华裔学生在政府热门大学及的录取率呈现“断崖式”下降,敲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警钟!中五毕业生主要通过(Matrikulasi)、大学先修班()或受承认的文凭课程(Diploma)申请本地公立大学,由高教部的大学中心单位线上系统(UPU)分配名额。

ADVERTISEMENT

如今,大学预科班已成为许多学生心目中含保障配额的“制度快车道”,故成为了激烈争取的升学管道;而大学先修班(中六)则因低成本成为部分华裔学生的选择。然而,这个看似公平的竞争平台,实则暗藏严重不公。

去年竟现STPM考生零录取

根据全国大专升学辅导组(全升)释出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马来亚大学(UM)、国立大学(UKM)、理科大学(USM)及博特拉大学(UPM)等公立大学里的热门科系,如医学、药剂、牙科、法律及会计等,大学预科班学生几近全占了绝大部分的名额;而中六的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生却屡屡折戟,甚至出现“STPM考生零录取”的惊人现象。

全升数据虽非政府或大学官方数据,并且仅涵盖第一批录取名单,不过,数据背后所体现的教育不公现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制度天平已严重倾斜。

数据清晰显示,在竞争最激烈的医学类专业,大学预科班华裔生占据绝对优势,而STPM华裔考生录取率惨不忍睹,甚至一个都不被录取。即使在STPM考生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工商、会计、法律领域,公立大学如博大,也出现STPM考生零录取的情况。

预科班成“快车道”

这种巨大反差凸显了制度性不公:大学预科班(仅保留10%名额给非土著)成为争夺激烈的“快车道”,而华裔考生为主的STPM通道,学生在热门科系的录取机会却被严重挤压,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华裔学生无论选择哪条路径,在热门科系的总体录取率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华裔生在2024年录取人数一览无遗

邹宇晖:预科班“特权包装扶弱”
10%非土著配额 治标不治本 

行动党劳勿区国会议员邹宇晖向来高度关注公立大学录取华裔生失衡的现象,并在国会多次提出。他认为,大学预科班制度正在以“特权包装扶弱”的姿态,侵蚀教育公平的根基,让一大批苦读奋斗的STPM考生仿佛“被判死刑”,被制度无情斩首!

“无论是2003年马华为华社争取到的大学预科班10%非土著配额,或者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说的SPM 10A考生全部进入预科班政策,事实上这都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吁统一入学试公平竞争

“我们何不取消预科班政策,全部回到中六班,让所有人公平竞争?又或是政府统一入学考试,给予所有通过UPU申请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他说,公立大学针对大学预科班和中六生的录取偏差已是公开的秘密,原本大学预科班就已挤压中六生的升学名额。现在却开放更多名额让更多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进一步掠夺中六生本就不多的升学机会。

他直言,当前大学录取制度是“错上加错”的病态循环,唯一的出路唯有回归统一入学考试,并在录取时实施透明合理的扶弱机制,或可效仿台湾的“加分制”,在分数上乘以1.05或1.1分的情况下,提高低收入群体(B40)或居住在郊区学生的竞争力,而不是以肤色,区分学生入学的资格。

邹宇晖认为,政府大学既然可以通过直接招生录取私立学校基础课程文凭、甚至是国外预科班,也应当允许统考生通过直接招生进入政府大学。
预科班“换汤不换药”延续特权

邹宇晖指出,政府于1999年废除大学入学的种族固打制(土著配额55%、非土著45%),转而推行大学预科班制度,实际上是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延续特权,演变成如今严重的教育不公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预科班是特权,全部挤破头要进预科班,为此政府增加预科班学额,可是大学的名额是固定的,然而却有更多人优先被选入公立大学。

“我们看到教育部长法丽娜说,我们要更加优待中六生,为他们提供津贴,甚至在大学校园开设中六班……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它根本无法鼓励学生主动报考STPM。”

他说,雪州已有多所中学陆续关闭中六班,他也会在来临7月的国会上质询教育部,了解究竟有几所中学因考生骤减而关闭中六班。

他强调,大学预科班学生人数激增将制造“僧多粥少”的“新地狱”,甚至连大学预科班学生也面临淘汰,最终受害的是全国的莘莘学子,牺牲更多优秀人才。

大学直接招生制日益私营化

邹宇晖点出另一个系统性不公,公立大学的直接招生(direct intake)机制日益私营化,学生占比从2019年的4%狂飙至2024年的14%,甚至马大、国大、理大等顶尖学府也敞开大门接受海外、私立学校文凭生。

“直接招生就是你付全额学费,就能直接进大学。现在马大的华裔生增加,其实部分就是通过直接招生录取的。”

他说,一些大学预科班或STPM考生因为没有被派往理想大学和科系,选择通过直接招生付费就读,尽管不排除一些学生的成绩优异,但也有部分学生被质疑是否具备进入大马知名学府的学术资格?

“甚至有30至40%的理大和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的学生是通过直接招生就读,更吊诡的是,它可以通过很多文凭进来,比如A水平、私立学院的大学基础课程(foundation)、澳洲预科班、中国高考生,也可以是预科班学生。

“当公立大学尝到甜头以后,会慢慢趋向私营化,目前来看政府并没有什么管制的措施,因为不用拨款那么多,乐见其成。”

应直接招生录取统考生

“大学录取制度也可以一次过解决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承认统考。”

邹宇晖认为,公立大学既然可以通过直接招生录取私立学校基础课程文凭、甚至国外的预科班,也应当允许统考生通过直接招生进入公立大学。

“统考生如果要进入公立大学,可以通过全额付款的直接招生,因为不可能让统考生通过UPU的管道和国中生竞争,尤其是华裔生,他们已经争到头破血流了。

“毕竟统考是另一个体系,但是公立大学应该在直接招生方面承认统考文凭,让大马优秀的统考生进入大学。”

”不应试后才宣布

至于教育部宣布将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的A-等级排除在大学预科班自动录取资格之外,他指出这是行政操作失误,更不应在考试后才宣布,朝令夕改。

“你会让很多学生以后放弃报考华语,有可能一些学生就是华语拿到A-,因为SPM考A-进不到大学预科班。

“整个制度所延伸的不公平是环环相扣的。我们既然换了政府,就应该朝着公平的方向走,而不是治标不治本,或是错上加错。”

李金泉:华裔生多另寻出路
STPM不再是重要升学途径

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主席李金泉坦言,STPM考生人数正在面临逐年减少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的升学途径选择变多,出路变得更广,不再视传统的中六班为重要的升学途径。

李金泉坦言,中六生人数正在面临逐年减少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的升学途径选择变多,出路变得更广阔,不再视中六班为重要的的升学途径。

他说,许多华裔学生已另寻出路,转向私立学院就读大学基础课程(foundation)、A水平、大学预科班,或是直接出国升造。

“大学预科班成为通往公立大学的快速通道,即便非土著名额仅占10%,也吸引大批华裔涌入。

“另外,国大(UKM)和理大(USM)开设中六班,也吸走大批优秀学生,这就导致选择就读传统中六班的学生更加少。”

他说,更令人担忧的是,开设中六华文班的学校凤毛麟角,即使是国大和理大的中六班也很难开设中文班,因为同样会遇到师资短缺的问题。

相关新闻:

茫茫升学路(二) |  华裔生录取率骤减 马大跌幅最明显

茫茫升学路(三) |  “不如愿,非末日” 升学条条大路通罗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