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立.检讨税务减免与应对人口老龄化



考虑到该税务减免项目上一次调整已接近十年,而当下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政府或许应认真思考修订该政策,以回应时代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唯有未雨绸缪,方能稳固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
在最近由国家银行主办,为期两天的“Sasana Symposium 2025”大会(6月17至18日)中,多项当前马来西亚经济面临的重要议题被广泛探讨。其中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将在2030年进入“高龄社会”阶段。这一趋势值得警惕,其对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冲击不容小觑。
ADVERTISEMENT
以社会保障机制为例,如社会保险(SOCSO)与公积金体系(EPF),其本质是由在职的年轻与健康劳动人口所缴纳的资源,来支持弱势群体与退休人士。随着人口老化,活跃的缴纳者减少,体系的可持续性将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增长势必带动医疗需求的上升,也引发公众对于我国医疗体系承载能力的担忧。公共医疗系统早已面临资源紧绷的问题,而私人医疗则因医疗费用通胀居高不下(根据国家银行2024年12月的报告,马来西亚的医疗费用通胀达15%,远高于2024年全球与亚太地区10%的平均水平),使其对大部分民众而言不具可负担性。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此外,愈来愈多劳动者投入非正规领域(如零工经济),也令他们在社会保障网络中的覆盖率令人担忧。以退休金(EPF)与社会保险(SOCSO)为例,目前对这类非正式工种并无强制缴纳规定。虽然相关机构已有尝试推动如i-Saraan等机制,但实际参与率仍然有限,引发对未来这些族群老年生活脆弱性的深切关注。
尽管研讨会中提出了许多潜在政策与努力方向,但问题的根源仍离不开我国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DOSM)于2025年5月发布的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生人数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11.5%,同期人口增长率仅为0.9%,远低于前一年的2%。若此趋势持续下去,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不仅无法避免,甚至可能提前到来。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众多,而经济因素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根据统计局资料,2019年至2022年期间我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增长约7%,与同期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幅度相近。即使以CPI为衡量生活成本的标准,在实际收入停滞的背景下,指望生育率改善,实属困难。
要有效减缓老龄化趋势,提供经济激励以鼓励家庭生育是可行路径之一。其中一项具针对性的措施,是检讨“子女抚养税务减免”制度(适用于18岁以下子女)。目前该减免项目自2016课税年度起未曾调整,每名子女可获得2000令吉的所得税减免(此前为1000令吉)。对于中等收入家庭而言,若所得税税率较高,这项减免更具激励效果。须知,在马来西亚及全球范围内,收入越高的家庭,其生育率往往越低,主因就是机会成本的增加。例如,一名住在吉隆坡的中等收入家庭主要经济支柱,若每月收入为1万6779令吉(依据2022年数据,现今数字应更高),其年收入约20万1348令吉,适用于最高25%的所得税率。按现行标准,仅500令吉的税务减免,恐怕难以成为激励生育的有效手段。
考虑到该税务减免项目上一次调整已接近十年,而当下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政府或许应认真思考修订该政策,以回应时代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唯有未雨绸缪,方能稳固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