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气爆现场(一) | 气爆毁家园 身心灵重创 3个月了还是废墟




再过两天,雪州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道泄漏并引发爆炸及火灾事故就满3个月了,一些公众或许逐渐淡忘,但废墟犹在,对于受灾人而言并未事过境迁,有些人还在接受治疗,更多人未能走出阴影,身心和生活大受影响,和一连串的后续事件纠缠不清,一些人至今仍无法返回家园,看着曾经的温暖窝变荒芜。
气爆事件发生以来,无论是布特拉高原灾区,还是受波及的甘榜瓜拉双溪峇鲁,房屋重建工程仍未启动,痛失家园的居民仍无处可归,只能租屋或暂居亲友家中,仍在漫长的等待中。
ADVERTISEMENT
这场事故造成145人受伤,其中104人需住院治疗,219间受影响民宅需要修复与重建。专案小组3个月来密切追踪,数度重返灾难现场,走进已成废墟的住宅,也走进受灾人的内心深处,看一场突发事故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家庭,甚至一生。
这不只是一起爆炸事故的回顾,而是一段关于失去、坚持与等待的故事。在重建的路上,灾民期待的不只是砖瓦重筑的家园和心灵得以安放的归处,还有一个正式的交代。
灾区未见重建动静
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爆炸事故过去已经3个月,灾区依旧未见重建的动静,除了国家石油公司在展开维修工程,损毁的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仍处于停滞状态。
据了解,受灾程度相对轻微的Amber区居民最近才陆续收到政府发出的房屋维修与重建协议书,绝大部分住户已完成签署,相关承包单位也开始派员逐户勘察房屋情况,为接下来的修复工程进行前期准备。
灾区清理完毕人迹稀少
记者在现场所见,灾场大致上已经清理完毕,街道恢复通行,瓦砾和烧毁物已被清除,不过仍可见到几辆被烈焰熔成废铁的汽车残骸,还留在原地。
多间严重损坏的单位铁门紧锁,有些屋顶全失,仅剩下横梁和柱架,暴露在烈日与风雨中,有些房子外墙斑驳脱落、窗户残破。
尽管未受太大影响的住户已返回家园,但整个灾区看来人迹稀少,原本属于这个社区的温度不再,显得冷清而沉寂。
至于受灾最严重的Topaz区,灾民还在等待当中,至今仍未收到任何政府最新通知,房屋搁置着,随着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破损程度更严重了。
仅一年保修期引居民担忧
据居民了解,房屋重建与维修之后,只有一年保修期,不少居民担忧房屋是否有未发现的结构损坏问题,若一年保修期满后若出现问题,届时又该由谁来承担?
对灾民而言,他们真正期盼的是一个明确的交代,以便让他们讨回公道。
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家园,更夺走了他们对生活环境安全的基本信任,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灾民难以真正回归原有的生活节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美姐:小腿重伤 律师梦耽搁
“我的人生 像停在那天”
一个毫无预警的气爆事件,摧毁的不止房子,而是人生。
她是“2021年东南亚小姐旅游大使”,自信耀眼地站在舞台上,迎接掌声与镁光灯的簇拥;舞台之外,她成绩优异,正一步步落实当律师的梦想,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把她推入了黑暗的深渊,人生的轨迹被彻底打乱、迷失了方向……
27岁的林淑燕,8岁开始与妹妹林淑凌以“心肝宝贝”组合闯乐坛,长大后忙于学业,但从未放弃舞台,盘算着学业有成后继续发展兴趣。
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到,布特拉高原气爆事件改变了一切。

为治腿伤不知哭了多少回
她在灾难中双腿小腿部位的烧伤程度深至皮下脂肪,被诊断为三级至四级烧伤,为了治疗腿部的伤,她记不清哭了多少回;妈妈腿部灼伤程度则是二级至三级烧伤,原本活跃于社交活动,如今连日常活动也步履维艰。

她接受《星期天头条》访问时说,为了应付律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她一度把重心放在学业上,眼看着计划完成,已经可以正式执业当律师时,却因为一场无妄之灾被迫搁置。
“现在的我,好像什么都没了……我的人生,就这样停在那一天……”
她哽咽地说,每次询问医生会否留下疤痕,总得不到清晰的答案。
“医生说‘那是以后的事,目前最重要的是能正常活动’,我还能有什么规划?现在什么都不敢想……”
母腿部灼伤 上下楼成挑战
坐在她身旁的林妈妈直言很无助、沮丧,甚至没有希望。
“感觉这场灾难之后,一切都回不去了……”
林妈妈原本生活充实而充满节奏,这场事故不仅打乱了她的生活步调,如今连上下楼梯都成了挑战。
“站久一点、走远一点,腿就会肿,伤口还会渗血。”
住院近2个月期间,她与女儿经历了无数次清创手术。为了彻底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她们一次又一次忍受剧痛,只能依靠吗啡等止痛药,才能勉强撑过去。

部分活在阴影需心理治疗
还有其他受灾人像她们母女一样面对严重的肉体和心灵创伤,一些灾民精神衰弱、失眠和焦虑,事发那天的巨响依然在耳边回荡,活在阴影当中。
受访者对专案小组表示,他们承受不同程度的创伤,有的总会嗅到皮肤烧焦的味道,听到打雷或巨响就会惧怕,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有的感到心灵脆弱,人生观有了很大转变。
梁耀文:走出伤痛需数周或更长
临床心理师梁耀文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摧毁家园,更在不少人心里种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有人选择坚强面对,有人却陷入反复的梦魇与警觉。
“无论是亲历爆炸的居民、第一时间投入救援的前线人员,抑或只是透过新闻反复观看灾情画面的群众,都可能在无声中被心理创伤波及。若未及早识别与疏导,轻则影响情绪与睡眠,重则引发‘ASD’或‘PTSD’。”
他补充,心理创伤没有特定的恢复时限,走出伤痛,可能是几周,也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更长的过程;真正的倾听,是接纳他们情绪的反复与脆弱。
儿童青少年最需关注
无论是亲身经历的幸存者、目击灾难的民众,还是第一时间投入救援的前线人员,皆存在发展为“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性,儿童与青少年尤为脆弱,最需关注的高风险群体。
他说,不少灾民在事故发生后,频繁经历“闪回画面”及受到噩梦困扰,再次听见巨响或看见火光,便会出现心悸、出汗等生理剧烈反应。
“以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案例中,有幸存者对雷声产生恐惧,以为是第二次爆炸,情绪瞬间崩溃。”
他说,也有部分灾民避开事发地或拒谈此事,甚至连节庆日子、亲友聚会皆不再感兴趣,开始逃避社交,陷入孤立。
“在心理评估中,也有灾民会出现强烈内疚感(如未能让家人安全救出),对未来感到失望、悲观、丧失生活动力;尤其是青少年,更易表现出学业退步、易怒或情绪封闭等变化。”
相关文章:
重回气爆现场(二) | 母女仍在疗伤复健受辅导 “一听列车飞机声 惊恐”
重回气爆现场(三) | 李先生:原定年杪结婚 灾难打乱人生计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