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7:20am 05/07/2025

学者观点

教育

中学生

儒家思想

苏东坡

星洲人时事观点

吴荣顺

中学华文老师

吴荣顺.苏东坡的教育观

玛拉工艺大学高级讲师

记录了琐碎的生活细节,更通过实践验证学问,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从而奠定了他的文学至高地位。

ADVERTISEMENT

苏东坡(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更加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可是他的教育观还是会深受影响,同时融入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对于关心教育的我们也是可以带来不少启示的。

苏东坡教育观的要点一就是注重德行与修身。

当我们看到那类可以在课堂上叫学生坐在垃圾桶旁边,骂家长回中国而不觉惭愧的老师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能够和他们探讨苏东坡教育观的美好。

苏东坡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内在修养。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念,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人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这样的理念是我们必须坚持守护的。

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赞扬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体现了他对教育中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视。

《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写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这句话他赞扬了韩愈以一己之力成为后世师表,其言行足以成为天下准则,凸显苏东坡对道德教化影响深远的认同。

一个老师或许没有在知识给学生非常深刻的记忆,但是在言行上却是肯定要做学生们的表样。

那些在性方面侵犯学生的,绝对不能冠上教师这一个美丽的名字。

苏公在《潮》文中提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句话是碑文中核心的语句,直接点明韩愈通过复兴古文和弘扬儒道,挽救了世风人心,反映了苏东坡对教育重塑道德的推崇。

当我们看到的量越来越少的时候,同时我们也需要担心的是质的退化。

无可否认,我们需要的华文课不再单单是华语语法的探讨,更加多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多的进行性灵和心灵的沟通。

华文课堂的名句不能够停留在佳句的欣赏,更加多的是从名句的智慧中提升生命的智慧。

这是我们对于华文教育的共识。

苏公在《潮》文中也提到:“忠义填骨髓,礼乐贯心肝。”

此句苏公描述的是韩愈内在的忠义与礼乐修养,展现其德行与学问的统一,正是苏东坡认为教育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样的理想不也是我们对于华文教师的共同向往与祝祷吗?

苏公的这些引用不仅赞颂韩愈的成就,也折射出苏东坡对教育以德为先、以道济世的深刻认同。也是我们对于华语教师的共同期待。

现在的太难了,他们有不少成长的谜思,在教导语文的同时,需要的是与我们的华校子弟进行更加多的语文教育以外的互动与交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