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06/07/2025

李桑

蔡澜

走读天下

星洲人时事观点

李所当澜

李桑

蔡澜

走读天下

星洲人时事观点

李所当澜

李桑.人生短,别等

如今,他走了。没有长篇告别,没有催泪收场,留下的只有文字、笑声,还有那句最潇洒的叮咛:“人生短,别等。”原来,活得精彩,本身就是一种不朽。

星洲日报总编辑陈汉光(右)与我都深有所感:每一次与蔡澜见面,总会被他那份“把握当下”的态度所打动。他从不迟到,总是衣着得体;一出现,便会与在场每一位打招呼、合影留念。他从不怠慢任何人,因为他尊重每一刻的相聚,也尊重每一个人。

在全球华人圈,大概没有人不认识“”这名字。他不只是一个人名,更是一种品牌,一种带点洒脱、又极具格调的生活美学。6月25日,他离世的消息传来,让人唏嘘,却不意外。因为他早已用一生,活得通透,也活得漂亮。认真潇洒,走了一回。

ADVERTISEMENT

蔡澜,1941年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来落脚香港。他是电影人,是作家,是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旅行家……照他自己说法:“这些头衔都不实在!”但在我心中,他最贴切的身份,是一个一生实践着“物哀”(mono no aware)情长的“普通人”。

“物哀”,是对短暂生命的感怀,也是对日常美好的珍惜。而蔡澜,正是活出这种哲学的最佳范本。他不追逐浮华成功,而是始终明白:人生虽短,生活可以很美。他吃,他写,他游,他笑——用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又愉快地活着。所以他值得怀念,值得喜欢;其实我也想他,但不至于太过——因为他会笑我们傻。

我眼中的蔡澜,不是人们口中的那个“挥斥方遒”的食神。他自己也不认这名号,总笑说:“哪来的食神?我只是运气好,多了些机会吃!”我所熟识的蔡澜,也不是书架上的畅销作家,而是一个会坐下来陪我谈人生、说旅行、吃宵夜的老顽童。除了多点做人智慧,他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我们初识于2011年,那年他已70岁,精神却比我还跳脱。他不爱谈过去,却爱聊美食。他爱吃,更爱分享吃。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边吃一边看世界。于是我们合组了“”深度旅行团,从日本雪地泡汤,到台湾夜市卤肉饭,走进马来榴梿园,再钻入九龙塘菜市场的熟食档。他常说:“吃饭不是为了饱,是为了开心。” 而旅行,就是为了确认:这趟人生,值得一走。

他的旅行哲学,也像极了“侘寂”(wabi-sabi)人生之美——简朴、豁达、包容,有种静静的感动,穿越生命旅程。

2016年,我们正式结拜为谊兄弟。他曾送我一句话:“人生短,别等。” 他是认真的。他不虚应酬、不装模作样、不随便将就。但他守时守诺言,哪怕后来身体不好了,也坚持赴约。2024年12月10日,我们在香港办了“李所当澜”第六站,有20位旅朋友共进午餐。他疼得明显,却依然来了。他说:“你的饭局,我必须来。”那一刻,谁都读懂了他的真诚与深情。我们没说太多话,但都记得,那天他在,我们心就还亮着。

他在过去的“李所当澜”旅途中说了很多话,说真的我都没记下来。那时总以为他会一直在。只记得有近一次他忽然叹了口气,说:“年轻时以为会活很久,后来才明白,活得好比活得久更重要。”

他不喜欢教人,但却默默用生活来教。他说:“我不是在教你人生哲理,我只是在活着给你看。”

现在想来,他真的做到了。他不是“死去”,而是走进我们这些记得他、继续认真生活的人心里。

如今,他走了。没有长篇告别,没有催泪收场,留下的只有文字、笑声,还有那句最潇洒的叮咛:“人生短,别等。”原来,活得精彩,本身就是一种不朽。

P.S. 因为蔡澜的经验谈,我选择放下了人生的上半场。这一刻,我已经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你呢?愿不愿意,一起走这一趟值得“活过”的人生之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