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6/10/2014
打不是疼骂亦不是爱.家暴(上).家暴敢敢说出来
作者: admin

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并不代表她们在家庭中遭受暴力的情况有所减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的报告显示,全球家暴案件中,有40%至70%的女性在被虐后,会丧命在丈夫或前夫手上。

该组织针对48个先进国家、亚洲国家和中东国家的研究也显示,10%至69%的女性一生中会遭丈夫虐打至少一次,可见家暴事件日渐严重,而且也没有因女权提高而相应减少。

大部分家暴女性受害者,都是等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才愿意面对事实。

有不少女性虽受另一半虐打多年仍忍气吞声,因为她们相信伤疤终有一天痊愈。不过,到最后驱使她们走出来的,是终于认清,她们不再被爱。

只有少数女性在面对家暴时会反思:为什么我的丈夫这样对我?我应该如何离开暴力?

教育普及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愈来愈多,但是家暴并未因此而减少,反而让施暴者更懂得聪明的行使暴力。

周美芬:种种原因
去年477宗家暴投报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拿汀巴杜卡周美芬受询时披露,根据该部的家暴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77宗女性遭受家暴的投报。在众多投报中,有287名受害者的身体被致伤、另有135名受害者饱受刻意或试图的肢体伤害恐吓、其他则有性虐待、精神虐待等。

她指出,从上述投报当中,家暴发生的主因是加害者脾气暴躁、其次是吸毒、其余则有误会、吃醋、经济问题、酗酒、外遇等。

她进一步说明,上述数据未必反映家暴发生的真实数据,可能还有一些女性尚未走出来投报。

另一方面,妇女行动协会去年接获36宗家暴个案,今年截至7月,已有43宗个案。比起去年同期的17宗个案,今年已增加了26宗个案。

妇女行动协会(AWAM)高级活动策划专员李薇珊说,上述数据并不意味着越来越多家暴,它也可解读为公众对家暴的认识及醒觉提高,同时有越来越多人认识妇女行动协会。

她不讳言,城市人对家暴的醒觉比较高,这可能是乡区关注家暴的组织较少,而且城市资讯科技比较发达,人们更容易获取资讯。

李薇珊:无关教育程度
男性心态高人一等

妇女行动协会(AWAM)高级活动策划专员李薇珊受访时坦言,家暴与教育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从男性不尊重女性开始的。

“社会对性别所扮演的传统角色,往往以男性为尊,女性为卑。比如说,一名男孩放学回家后,可以坐下来看电视节目、玩游戏等开饭,然而作为一名女孩却要帮忙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妹。

虽然家庭教育没有直接表明谁的角色重要,但是这些行动与指示,同时也向男孩发出一个讯息,即,女孩的角色不比他重要,他比女生高人一等。”

她分析,家庭教育也要求女生温柔、顺从、忍耐;教导男生有泪不轻弹。这样的性别教育,导致男生从小到大不懂得释放情绪,进而可能在长大之后演变成以暴力来渲泄情绪,女性则因养成凡事容忍,而默默承受家暴。

王妤娴:非只涉贫穷家庭

另一方面,妇女援助中心社工主任王妤娴指出,很多人误以为涉及家暴的是贫穷的家庭或是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然而在大马的家暴个案中,有不少是具有社会地位或教育程度高的家庭。

她进一步说明,社会地位或教育程度越高,越懂得聪明行使暴力。她举例说,曾经有一名女医生投诉也是医生的丈夫,只挑后脑匀来打或推去撞墙,以免别人看见伤口。

李薇珊说,很多人都认为家暴仅仅是家庭问题,社会上的眼光大多数把家暴定义为“茶杯里的风波”,因此抱有家丑不可外扬念头的女性唯有忍气吞声,默默承受精神或肢体虐待。

执法单位不插手家事

另一方面,执法单位也不重视家暴课题,认为这是家事不方便插手,有的甚至反问受暴者为何将鸡毛蒜皮的婚姻问题视为暴力问题。

一旦受暴者已准备报案,但是警方却不接受投报,妇女行动协会将陪同受暴者去报案,家暴不需要在事发地点附近的警局投报。

包括精神和肢体虐待

李薇珊说,大马的家暴多数是夫妻之间,也有少数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无论如何,任何涉及家庭成员的暴力纠纷都视为家暴。

家暴通常是精神和肢体虐待,先是精神,后是暴力对待。一般上,受害者都尝试收在心里,忍耐暴力,希望丈夫改过自新。多年以后,又或受虐次数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受暴者才寻求协助。

受暴者的困惑包括,除了婚姻,不懂何去何从、有些没有工作,需要经济资助、有些已经非常清楚他们要结束这段婚姻,但是却碍于经济的问题或孩子的抚养权而打消此念头。

受暴者应主动联络辅导员

李薇珊指出,作为女性,倘若遭遇家暴,她们应该说出来;而男性若看到家暴发生,应前往举报,为受暴者伸出援手。

由于涉及暴力者是家人关系,许多受暴者宁可忍受,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因此她们不敢向亲友透露家暴,更不愿指控丈夫,担心警方会对丈夫采取行动。

李薇珊说,在家暴事件上,受暴者不愿投报是可以被理解的,不过她建议这些受暴者,应主动接洽辅导员,以了解可以获得的援助。比如说,临时保护令(IPO)可禁止丈夫与受暴的妻子居住同一屋檐下,这可免于妻子继续受暴。

萧艳婷:提防暴力征兆

通常家暴都是两方面的,精神和肢体虐待。辅导员萧艳婷举例,曾有一名女子向妇女行动协会投报,她的丈夫没有打她,但是有一天为夫者带回一把巴冷刀,令这名妇女感到害怕。在这之前,丈夫曾经放话:“你不要惹我生气,不然就跟你一起死。“她进一步说明,这是一个暴力的征兆,虽然为夫者没有告诉妻子他要砍她,但是却暗示着:“你若敢做任何事惹我不满,我们就一拍两散。”“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就是一种冷暴力。至于肢体暴力则如推你、掐你、踼你等。”无论如何,并非所有家暴案件都会演变成谋杀或是严重致伤,如果严重至此,临时保护令可以保护受暴者;如果只是轻微的个案,受暴者则可与丈夫前去接受辅导。

妻可与夫一起接受辅导

家暴有循环期,当压力下降时,会有蜜月期;当压力进来,就会出现暴力行为。除非施者接受心理治疗,否则家暴不会停止下来。即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家暴,但是一旦引发爆点,暴力始终会死灰复燃的。

当然离开丈夫未必就是所谓的成功辅导个案,也有人认为要留在丈夫身边,继续维持婚姻,而劝丈夫来辅导。

李薇珊说,辅导员不会左右受暴者的选择,而是提供她们资讯及辅导,让她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做出任何选择时,分析可能会面对的后果。

有一名60余岁的妇女受到丈夫折磨长达20年,为夫者虽然没有暴力对待她,但是常常责骂她无能、愚蠢,导致妇女否定本身的生存价值,惶恐度日。受害者的女儿带她前来寻求辅导,最终这名妇女与丈夫一起前来接受辅导,同时选择与丈夫重修旧好。

尽管如此,她说,不是所有的丈夫愿意接受辅导。如果他们不愿意来,该会也没有权力强迫他们来。

妇女行动协会12月7举办
鼓励男性参与白丝带运动

妇女行动协会将于12月7日举行白色丝带运动,旨在鼓励更多男性参与,提高对家暴的醒觉。在这项义跑中,让男性向暴力说不,不涉及暴力之余,若看到暴力发生,也不会沉默,而是伸出援手。

妇女行动协会要传达的讯息是,家暴是刑事,而不是羞愧或难以启齿的事情。无论如何,关键是不少女性已醒觉,而男性却不愿承认家暴问题。

家暴醒觉运动不仅仅是呼吁女性走出家暴,它的对象是每一个人,特别是站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倘若发现有女人身体瘀青或内部出血入院,他们必须给予关注,一旦发现是家暴,应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协助这些受害者。

【打不是疼骂亦不是爱.家暴(上):家暴敢敢说出来】
【打不是疼骂亦不是爱.家暴(中).用爱拥抱目睹儿】
【打不是疼骂亦不是爱.家暴(下).那一拳打走了爱】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