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06/2017
陈伟豪·与名校合作重点在于“人”
作者: chong0723

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新科大)与世界大学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7年合作关系在今天画下句号。从明天起,新科大校徽上“与MIT合作成立”的字眼会消失。

在过去的7年间,除了利用MIT品牌招徕世界各地的学生,MIT也为新科大开发了90%的本科课程,促成两地的教授联合授课。此外,MIT为新科大招聘与发展教员,并共同设立一所以研究为导向的国际设计中心。

合作关系结束后,新科大的本科生就不会在每年的冬季或夏季去MIT上课,而新招聘的讲师与各级教授也不会到MIT当访问学者。此外,新科大将停办双联硕士课程和博士后项目,并开始自主地招聘与发展其教员。唯一持续运作的是已颇有名望的国际设计中心。

虽然失去了名校的品牌加持,新科大领导层已建立了一套稳健的自主办学模式,以延续其首两届本科毕业生高就业率的优异表现。此外,曾当过访问学者的大批教员在有了数年的教学模式转移的实际经验后,势必能够延续MIT的高素质的教学水平。

与此同时,新科大将开拓与其他名校的合作机会,以让学生能够继续到国外名校当交换生。这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都着重于“人”,即在新科大学生与教授的栽培。

其实,熟悉大马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士应该都记得,早在1995年,时任首相的敦马哈迪医生就曾经把MIT招揽到马来西亚,联合一个由政府出资一亿令吉设立的基金会,设立了一家以提供科学与科技硕博课程为主的私立大学。我记得在我本科毕业后,曾受邀出席该大学与MIT合作开办的硕士课程介绍会。

相关的基金会提供了硕博士奖学金,故在大学创办的头几年,成功地招收到近百名成绩优异的大马人报读硕博士课程,包括我的一些朋友。然而,该校忽视了MIT所设定的严格教员招聘条件,也没有积极栽培有潜质的教员。在MIT实践两地教授联合授课的时期,该大学错失了建立一套稳健的、可承受自行办学压力的教学机制的难得机会。

当与MIT的合作协议在创校5年后结束时,该大学顿时失去了吸引力。即使拥有美轮美奂的校园,也只能得到极少数的学生青睐,进而在2011年时面对几乎倒闭的窘境。为了持续运作,该大学改变了原本的创校主旨,不再专注于硕博士课程,开始提供文凭和本科学位课程,并把业务扩展到短期专业培训课程。如今,该大学依然在其官网沿用“MIT遗产”的字眼,但是亲身到访过该校的人们已经无法感受到丝毫的MIT遗产了。

没有着重于“人”的措施,即使强行实践,必定是难以持续,也乖离其善意的初衷。兵圣孙武曾说过,要一举胜利,成功超越众人,就得当先知。要当先知,就不可靠迷信鬼神之法知晓、也不可用相似的事物作比较、更不可靠经验去衡量评估,而是靠已熟知情况的人们获取情报。办学不着重于人,即使得到和名校的合作机会也将会是镜里拈花,水中捞月。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