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价值

1月前
“什么样的职业能让我闯出一片天?” 、“我有好多的选择,但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对的选择”、“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我该怎么走下一步?”这些都是当代年轻人面临人生职业选择时会出现的迷茫状态。他们有太多的职业选择,却也没有多少是“不可替代”的。在互联网与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类不仅需要与彼此竞争,还需要和科技竞争。 各行各业的资本商,为了得到成本效益最高的结果,都会选择运用科技取代一部分的劳动力。那年轻人该怎么做好一个能够保障未来的抉择,才能不被科技替代,还能在同龄人中独占鳌头? “我能够给予年轻人的忠告,便是借他们一把望远镜,看向未来。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看得清未来的趋势,以及未来市场的需求。而想要战胜科技,变得不可取代,便是利用人类有而科技没有的特点——那便是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副教授曾这么说道。 刘永峰便是那位看清了未来趋势,也知道怎么运用自身优势的年轻人。他于2021年领取了由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赞助的“照护人员奖学金”,到全球老龄化最快,也是处理长者照护最好的国家——日本,去学习照护老人的技巧。他如今是马来西亚第一位荣获日本国家照护员资格证的马来西亚人。他不仅获得了国外的认证,也被我国政府官员器重,成为了这个重要领域的先驱。 人情味最有价值 刘永峰曾和我们聊起自己当初想要争取奖学金的动力:“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乐龄人口只会逐年增加,这代表照护长者的服务会是我国未来巨大的需求。我发现这是我们年轻一辈很好的职业途径。打个比方,我刚开始在日本这里的照护中心工作时,第一个月的底薪便是6000令吉。而工作越久,薪资和福利便会起得更高。长者照护如今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领域,他们极其缺乏照护人才,因此照护人员都非常受重视。而根据全球老龄化的趋势,不仅仅是日本,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在老化。因此,掌握这一专业,在未来无论到哪里都会非常吃香。” 他随后补充:“许多人或许会怕脏而抗拒这个行业,但是如今,有了先进的科技辅助我们完成这类工作,其实不必过于担心。照护人员最重要的是提供长者具有‘人情味’的贴身照护服务,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有价值,会被人尊重。这也是一名照护人员最不可替代的价值。” 今年2月,永峰休假回到了马来西亚。在这段期间,他拜访了我国首家现代化介护式长者照护中心——文墨安美娜康护中心。 当时候,我们团队踏入中心,首入眼帘的是永峰坐在饭桌前辅助一名长者进食的画面。他把食物抬到长者视线可见的位置后,对长者说:“今天我们喝鸡粥哦,你能自己进食吗?”长者点了点头后,永峰便从旁辅助长者慢慢地握上汤匙,一口、一口自己进食。 永峰这样的行为正是“介护”照护理念所提倡的:维持长者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保护他们的尊严。“介护”的理念源自于日本,如今也被中国、新加披等国采纳。 学会平等沟通,面带微笑 我们团队和永峰会面期间,让他与读者们分享他认为最关键的照护小贴士。 永峰在与我们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对的照护技巧固然重要,有效地与长者沟通更为重要。 他指出:“在我们与长者沟通时,应该与他们的视线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比如,一名长者坐着轮椅,当我们要和他沟通时,应该蹲下来,才和他说话。你可以想像,如果今天你是坐着轮椅的长者,你需要长期仰视照顾着你的人,听他说话,他变得格外大,而你变得格外弱小,是不是会有压迫感?这种感觉是很恐怖的。” 他接着再举另一个沟通小诀窍:“面对长者时,我们不应该说反话,而是给予正向的支持。比如,当一名患有失智症的长者说有人偷了他的钱包,虽然我们知道那并非事实,但我们不应该直接不耐烦地告诉他没有人偷。我们可以做的是告诉他们:‘我们一起找吧’,再陪他一起寻找钱包。这个过程能让他情绪稳定下来,进而信任你,听从你的命令。” 永峰总结道:“和技巧性的知识一样,有效的沟通法也是需要学习的。” 在永峰学习并提供专业照护的过程中,让他深有领悟的一个道理是,在面对长者时,持有良好的面部表情是让照护过程变得更轻松、愉悦的关键:“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 他坚持让自己在执行工作时,抱有同理心,时刻铭记长者们并非刻意在闹或让人难做,那只是生理因素导致他们一时情绪不那么稳定。他认为只要自己以耐心与真心相待,长者们也能感受得到。“时刻保持微笑,这也是身为一名照护员专业的表现。” 这让我们回忆起前段时间,我们团队拜访文墨安美娜康护中心,和长者聊天时,问及他们最喜欢中心的什么,他们都会统一回答:“照护员会对我笑,他们都很友善,不会骂我。” 这是多么简单的诉求,但不是每个长者都能被如此对待。长者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值得他信赖,会尊敬他的专业照护员,陪伴他安然度过晚年。 刘永峰:长者们的微笑是我工作的动力 当我们问及永峰他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时,他思考了一会儿,似乎从回忆深处挖掘到了答案,会心一笑,坚定地说:“长者们的微笑。”永峰以笑颜面对长者,让他们开心;而长者们的笑颜,也是永峰工作的动力。 他加以说明道:“我很爱和他们说笑谈天。我相信无论年迈或年轻,每个人都爱笑。当我成功逗得他们笑时,那是我工作中最满足的事。我的工作,不只是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更是确保他们还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在许多行业的劳动力都能被科技替代的21世纪,一名照护人员所能够提供给长者的关爱与温度,正是不可被取代的。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照护员,于全球老龄化的趋势底下,更是非常珍贵;懂得跟上趋势,把握机会的年轻人,便能够成为现今重要领域的领头羊,展开不可限量的前景。 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 想要寻求更多照护知识,或支持马来西亚照护专业协会栽培年轻照护人才,欢迎联系:011-3301 9681 网站:www.masoc.care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动手升级再造把垃圾变黄金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看清医美价值及概念误区 恢复原有自信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纸扎艺术需新血夕阳行业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方志聪教练:跆拳道展现人生态度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在数字时代阅报,鼓励中学生紧跟社会动态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为什么我会被抛弃?”弃婴展“提倡尊重生命  
2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钱的真正价值其实就是你必须理解钱财的运作方式,学会做最好的财务决策,积极管理及累积财富。第一步:你愿意改喝自己泡的三合一即溶咖啡吗? 你知道钱是什么吗?你大概会翻白眼,以为我说废话。谁不知道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啊?其实,我是问你了解钱的真实价值吗? 先看一则社会新闻。某人买了一辆豪车,却没钱缴还车贷,结果向朋友跪求借八千多令吉来还车贷!换作是你,会借钱给事主吗?你可知道,现在一部旗舰手机动辄要价五六千令吉,也可以同时买到一部1马力冷气机、一台单门冰箱、一台上置式自动洗衣机和一台洗碗机?再说便宜的。你付15令吉买一杯品牌连锁店的咖啡,同样的钱你也可买到25小包的三合一即溶咖啡。 我不是跟你争论苹果与橙不能相提并论,而是希望你看清楚钱的真实价值。我知道用旗舰手机跟喝品牌咖啡的享受及满足感,当然不能跟在家里吹冷气、喝三合一即溶咖啡对比。如果你入不敷出,月底都变成月光族,不仅负债累累,还刷爆卡来满足欲望及享受,这表示,你被钱的印象价值扭曲了你对钱的认知。 简单的说,你喝品牌咖啡喝的是,你表面上看到别人羡慕你有钱有能力高消费,赞你够豪爽,使你大脑不断释放多巴胺,让你短暂快乐而已。其实别人可能早已知道你是打肿脸充胖子,都不揭穿你是为你留点面子,揭穿你对大家都没有好处,称赞你也许你会请他们喝咖啡呢!反正月底你喊穷时,你可能为了面子不敢跟这些“别人”借钱,吃苦的是你自己,别人可能在家喝着手工咖啡边吹着冷气享受呢! [vip_content_start] 如果你没有从“钱的表面价值”生活消费习惯中得到实际利益,也无法远离这被扭曲价值的物质生活,你将陷入虚荣的消费漩涡之中而无法自拔,甚至负债累累,一旦生活上发生重大意外事件或财物损失,你一定会不堪一击,甚至永不翻身! 我见过某些职场新鲜人,月薪只有两千多令吉,却申请信用卡限额提高到五六千令吉,还说五六千都不够用,没钱还卡债时,就叫朋友借钱帮忙。破产判入穷籍,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国家报穷局正在推行“第二次机会”新政策,让数万人脱离穷籍。你觉得,这些人知道钱的价值吗? 钱的真正价值不是被商家夸大和扭曲的物质价值,而是在于钱能换到的资产,资产则是可以产生收入或增值的东西。凡是物质商品,包括你存在银行的钱,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贬值。 就目前世界经济局势而言,各大增值及保值资产,都发生了大变化。以前稳赚不赔的不动产、房地产,现在不是有价无市,就是有钱人去拍卖市场捡便宜。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居者有其屋的大梦难圆。即便是现在去抢购黄金也未必抢得过人。再说,Hello,你的房租、卡债、车贷、房贷、PTPTN还清了吗?你哪来的钱买黄金啊? 钱的真正价值其实就是你必须理解钱财的运作方式,学会做最好的财务决策,积极管理及累积财富。第一步:你愿意改喝自己泡的三合一即溶咖啡吗?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几天前在娘家吃晚餐后和爸妈谈天,谈到内在价值感的话题。我跟爸爸说,活到这个年纪也没有名牌包包,我没有因此而自卑,因为这不是我追求的东西。我也不会担心别人看不起我,因为我的价值感不是来自于包包。爸爸笑着回我:可能因为你吝啬所以没有买名牌包包。 其实说我吝啬的不只我爸,我姐也常说我吝啬。以前我觉得只是因为消费观点不一样,我比较实际,希望把钱花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地方。尤其大学时期开始看大爱台,觉得钱花在慈善会更有意义。 直到最近上课,其中一堂叫“影响轮”。我们需要写下在18岁前对我们有影响的事。我写下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婆婆生病。那个年代保险并不普遍,所以花费不少。婆婆动了两次手术,费用自然更多。很佩服我爸这个当儿子的,总是想尽办法挖出钱来让婆婆去私人医院。爸爸算得上是倾家荡产来给婆婆治病的。 当时的我应该是8岁左右,看着婆婆痛苦的呻吟,她总是对爸爸说:不要医了。爸爸也总是这样回答:如果我裤袋里还拿得出钱,我们就继续医。看着爸爸为这事烦恼,看着他为婆婆洗伤口敷药,看着他睡在婆婆旁边照顾婆婆,我好心疼啊!我想他这一世是来报恩的。 花费不只是给医院,还要“请”印度人去医院捐血。因为手术需要用血,用了几包就要还医院几包。那个年代也没有脸书或其他的网络媒体,如果有或许会有一些善心人士看到信息会愿意捐血。这也影响了我日后不会抗拒捐血,看到有需要我也会去医院捐血。 当时那个小小的我,心里充满着很多的恐惧、不安和悲伤。我无能为力,无法为爸爸分担,很无助。甚至有段时间,家里连车都没有。偶尔出门时我们需要跟舅舅借车。记得有一次,班上老师还问:谁的家里没有车。我很好奇她问这问题的用意是什么? “吝啬”帮我活了下来 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对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对我而言,钱是攸关生死的。这也造就了我“吝啬”的性格。姐姐虽然和我有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我那么“吝啬”。因为那小小的我总是会好奇地在婆婆的床边,看爸爸为她清洗伤口,而他们的对话就这样被我吸收了。所以这事情对我影响最大。但比起弟妹,姐姐的消费还是比较谨慎的。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家庭出身但弟妹的消费模式不一样。现在我懂了。当时的妹妹还非常小,根本不理解发生什么事;弟弟还没出生,所以对他们没有影响。忧郁型的我是吸收最多的。萨提尔女士有一本书叫《家庭如何塑造人》。每个人都是由过去的经历、重要他人的影响而塑造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对于我这个被标签为“吝啬”的性格,我没有觉得是负面的,因为是它帮我活了下来。
1年前
今年年初,我的奶奶因为腰身不便而开始卧床不起,吃喝拉撒也就由家里请来的阿姨处理了。早上时段每个人都推门而出,到了傍晚才见家里人一个一个归来。因此更多时候都是阿姨陪奶奶守着空荡荡的家。 我在大学里借宿,每一个星期抓紧时间回去看上几眼奶奶。大家都对奶奶很好,一有闲暇,伯父姑姑总不予余力地从新加坡抽空探望奶奶。尽管奶奶脸不显露出来,但我知道她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她总喜欢嚷嚷:“干嘛要那么大老远的来看我!”下一秒却就会点名伯父或是姑姑哪个家庭的哪个孩子很久没来了。大家总是笑说理由,再随后补上一句:下次一定抓谁谁来。那是奶奶少数会展笑颜的时刻。 我有个10岁左右的弟弟,他总是屁颠屁颠的,有事没事都陪在奶奶身旁。奶奶一有大小事都会让他帮忙。“阿盛啊,过来一下。”这是奶奶的口头禅。可奶奶不知为何总让人做些无所谓的小事,打个比方说,“阿盛啊,去拉一下窗帘。”“阿盛啊,去开一下风扇。”“阿盛啊,厨房后面的风扇没有关,去关一下。”“阿盛啊,帮我拿烧水一下。”一开始,我以为是奶奶劳碌命的缘故,他们老一辈的人一天也停不下手上的活,要是没活干简直像要他们的命似的。 奶奶的这些使唤听久了也就枯燥了,毕竟来来去去也就那几样。“阿炳啊,这个床是不有点矮?”我看了眼回答道:“没有啊,没有。”可是奶奶还是不断地诉说着背后酸痛,我遂转动调整床角度的滚筒。当我返回坐下没多久,奶奶又发声让我再调整。我跟着照做便是。 久而久之我才注意到可能她不想一个人在大厅躺着,寂寞地注视着白透黄的天花板。 奶奶很讨厌呆在我们的家,她总爱说照顾她的阿姨哪里哪里不好,也会说我母亲哪里哪里不好。说完这些,最后她就会提到:“你阿爸是在害我,在老人院不知道多好,还有人24小时伺候。” 奶奶不想拖累我们 同样的话听多几遍,我才总算听懂其中曲折,奶奶她,不想拖累我们一家人。而她那些听着莫名其妙的命令,是在害怕自己失去价值。奶奶在我们家一待便是一辈子,她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家里的每个地方早已全是她的踪迹。 我们总需要为家中老一辈留着他们的价值,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呢?纵青丝染雪,此生也值得。
2年前
如果你想迈向成功的下一个层次,请这样思考:你是否已经获取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你是否需要转换到更好的环境(公司、人脉、地理位置等)?你是否就差一步之遥?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一位祖父祝贺他的孙子大学毕业。爷爷说:“我想送你一份毕业礼物。这是我们家多年的老画。但在你决定如何处理它之前,我希望你了解它的价值。” 孙子看了看这幅画,大概A4般的尺寸,画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绅士的肖像。它的框架优雅而华丽,所以不会是现代时髦年轻人会挂在公寓里的东西。 爷爷递给他一份清单:“这里有四个地点,可以帮助你找到它的价值。第一个选项是我下周举办的古董交易会。最后三个地点你就得靠自己了。在你去过所有四个地方之后,才可以决定如何处理这幅画。” 接下来的一周,祖父举办了他的古董展,这是清单上的第一处地点。按照指示,孙子利用这个机会出售这幅画。画下方有一个大胆的标志,“请出价”。 三天后,最高出价是300美元。 孙子想说才300美元的价值好像做不了什么。过后,孙子带着这幅画去了当地的一家当铺,这是他祖父清单上的第二个地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当铺的出价是800美元。 事后,孙子感到有些失望。他希望祖父送给他的毕业礼物是一部新的游戏机,而不是某个已经死去几个世纪的老先生的画像。 孙子还是乖乖地前往第三站, 是坐落在城市中心的艺术博物馆。 他走进博物馆,把画像拿给馆长看。馆长瞪大了眼睛,连忙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这幅画。馆长仔细研究了画面的每一寸,他的眼珠子紧盯着放大镜,仿佛在审视一颗珍贵的宝石。孙子不耐烦了,百无聊赖。 仔细检查了20分钟后,馆长终于开口了:“请问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孙子若无其事地回答:“是爷爷送的,在家里有一段时间了。” [vip_content_start] 馆长顿了顿,然后笑了。“我可以为此出价一万美元。” 孙子的眼睛顿时张得很开:“一万美元?” “是的”,馆长问道:“要不要我给你开一张支票?” 孙子想着一万美元能买到的所有好东西:一部新的游戏机、欧洲之旅,或是买部车子的头期款。当他正要接受这项交易时,想起了祖父的话:“在你还没去过所有四个地方之前,千万不要做出决定。” 孙子有所保留,所以没有成交,说他会过后再联系。 隔天,孙子查看了祖父给的清单上的最后一个地点。他必须到纽约市,大概5个小时的车程。当他抵达那幢建筑物时,觉得那家店的名字初看就耳熟,但直到站在楼外,他才反应过来是什么。那是著名的纽约苏富比,一家国际拍卖行。过去三年苏富比纽约拍卖中心创造了64亿美元的傲人佳绩。 孙子走进去并立即解释说他想要进行评估。当他把画拿给接待员看时,她的脸僵住了。她迅速拿起电话,对那头的人咕哝了几句。 过不久,一位衣冠楚楚、操着浓重法国口音的男士匆匆赶来,自我介绍道:“你好,我是马克,苏富比的收购总裁。” 寒暄过后,马克伸手拿起了画说:“现在让我们看看你带来了什么。” 马克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了这幅画,眼睛盯着画布,伴随着一连串的惊叹声“哦”和“啊”等等。 说完,收购总裁终于说道:“这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的肖像画,在艺术界是一件非常抢手的作品。我们在2019年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他的《合唱团》这幅画。如果你委托我们拍卖,最低起拍价为一百万美元。” 马克笑着继续说:“在我们目前强劲的市场中,这应该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远不止于此。”他停了下来,再问:“要我起草合同吗?” 孙子没有请辞,立刻回去拜访了他的祖父,对这一切的事情感到震惊。 “你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吗?”孙子惊呼道。 爷爷平静地回答:“我知道你的价值。我想让你明白,你的价值,就像这幅画一样,取决于你在正确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不被重视,或是不被你的朋友爱戴,不要难过,那只是意味着你可能去错地方了。不要因为眼前的方便,或许尚可容忍,就出卖你生活的任何一部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几件事情: 在做出决定之前,重要的是要掌握最好的信息。很多高管或是决策层的人,在做决策之前会与许多拥有第一手知识的人交流。这可以确保做出明智的决策。它可能不是正确的决定,但至少是在彻底研究并掌握了所有信息后做出的抉择。如果孙子没有与苏富比拍卖行的总裁交谈,他就不会知道这幅画的真实价值,可能早就将其卖出了。 在不同的环境下,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也会有所不同。依稀想起我刚念完航空工程毕业后,却全职从事了好几年的音乐创作,如作曲、编曲、录音等等。我有几位前辈也在音乐事业上发展,其中一位去台湾发展后取得不错的成就。而我却始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最后,因为结婚生子过后,把重心都放在家庭,我也改行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在理财教育的领域里表现得还不错。这一门生意给了我自由、幸福和健康,以及对生命意义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就像那幅价值连城的肖像画,在不对的地方体现不了它的价值。 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的故事和他的电影《Rocky》的成功是一个经典的典范。在70年代中期,史泰龙是一位有抱负的演员和编剧,可惜他只在几部电影中担任次要角色。他身无分文,挣扎于谋取生计,经常卖掉他的狗来买食物。 史泰龙向许多电影公司推销《Rocky》的剧本,多次被拒绝,最后才获得联美(United Artists)的报价。据说他试图把剧本卖给大约30家工作室,都被拒绝后,才拿到联美的合同。如果他在第29次的时候放弃了,可能就没人会认识史泰龙了。 若孙子没坚持到最后国际拍卖行的那一站,那幅画也不可能呈现它的真实价值。 如果你想迈向成功的下一个层次,请这样思考:你是否已经获取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你是否需要转换到更好的环境(公司、人脉、地理位置等)?你是否就差一步之遥? 祝你成功!
2年前
2年前
如果这个人说房地产好我们就要去投资房地产,天哥说股票好大家又跑去投资股票,谁谁谁说投资奢侈包包更好,我们又要去投资,这样的话,我们就是活成人家口中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活成的样子了。 近期社媒有一则比较红的帖子,讲的是一名从菲律宾移居去新加坡的少女感谢父亲送了她一个奢侈包包,却没想到引发许多酸民的嘲讽,说她这个包包只是新加坡本土品牌,居然把本土牌子当成奢侈品牌,讽刺她无知、没见过世面,连什么是奢侈包都不知道。明明抱着喜悦的心情分享,最后却演变成被酸民讽刺,甚至到了最后该少女还发了另一支影片去解释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这个80多新币的包包可是他父亲很辛苦工作赚钱送给她的,她已经很感恩。 说真的,如果以奢侈包(Luxury Bag)而言,那名酸民的说法其实也不算错。这名少女用的字眼“Luxury”,其实还真的不太合适,因为根据奢侈品的定义,它属于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并具备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或者是非生活必需品。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奢侈品就是指那个无形价值比有形价值高很多的一个产品。 打个比喻,我们买一块塑料表价格大概是10块,这个也是我们认知的价值。但是原来这块表是某大型汽车公司出品,同样款式的手表(可能材质有少许变化)价格却卖1999,这个就是所谓的无形价值比真正价值高很多的一个例子。而为何天哥说那名酸民的说法不算错,却没说他说得对? [vip_content_start] 主要是因为如果以Luxury来说,那名少女的包包的无形价值还是存在的,至于多高就很难定义。只是如果以稀缺或者珍奇来说,却真的不怎么算珍奇,价值也属于大众消费得起的位置,所以天哥才说他的说法不算错。但是不算错却不代表对,网络虽然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但是如果要透过打击人家来凸显自己的高尚,其实这个动作绝对是错得离谱的,而且也没显得有多高尚。 一个高尚的人,不需要透过打击人家来凸显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显得自己很幼稚。作为网络的键盘手,随意的一句话,多几天我们可能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说过啥了,但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可能就让那名少女心灵上受到了极大伤害。毕竟不是人人的财务能力都一样。在这个人人有压力的年代,很多心理问题就是源自一个陌生人的一句胡言乱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渐渐地活成了人家口中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都有本身关注的东西,例如有些人很喜欢房地产,他满脑子都会是房地产,然后会说:“哎哟,为何你要去投资股票?好心你买个更好的房子住咯,做么你要住flat楼?”,而对于天哥来说,也可以跟他说:“投资什么鬼房地产哦?股票的回报率更高啦,或者干脆投资基金更简单都不用烦恼,房地产那么麻烦……” 所以如果这个人说房地产好我们就要去投资房地产,天哥说股票好大家又跑去投资股票,谁谁谁说投资奢侈包包更好,我们又要去投资,这样的话,我们就是活成人家口中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活成的样子了。讲到这里,天哥也分享一个自己的真实往事。 在天哥刚出来社会的时候,总是想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刚毕业十七八岁参加同学会时,很多同学会羡慕说某某买了车,也用昂贵手机,所以天哥为了跟人家比较,也省东省西的,买了一辆二手本地车,本来想在接下来的同学聚会“威”一下。 结果下一次大伙又说,某某已经开上日系车了。天哥自然觉得面子挂不住,因为自己有在做投资和储蓄,一定要成为大家口中的第一,所以花了2年多时间,天哥也换上二手的日系汽车,而且不是入门那款,而是在年轻人眼里非常吃香的那款,终于也能够在人家口中“威”了一下。 然后呢?每个月只是供车就花了天哥薪水的60多巴仙了。天哥如果不努力做OT赚取额外的收入,基本上每个月都别想着存钱了,接下来的7年就做车奴,把大部分的收入奉上吧。当时天哥就是活在人家的口中,但是对于人家而言,称赞了你厉害之后,可能过几天他就忘记了。你开日系车也好,你开超跑也好,对他们而言,“关我什么事?我只是随意地评论一下而已”。 然后再看一下,比赢了同学很厉害吗?人家有些开的是欧美系的豪华车,有些开的是超跑,我们是永远不可能赢过所有人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山还有一山高的,以那名少女为例,只要自己喜欢的包包,人家说什么其实真的一点都不重要,自己喜欢就好了。而且重点是,这个包包还是父亲辛苦工作送给她的,已经包含父亲的爱了。在那名少女的心里,该包包理应超越所有其他奢侈包包了。 最后,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都不一样,我们不需要以自己的角度去随意评论人家。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留言的地方,但是如果可能,我们每一个留言前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只说好的,带有祝福的内容,至于那些有可能会伤及其他人的留言,就尽量避免吧。记得有一部连续剧中的一句对白:“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会伤害到人的话,真的能避免就避免吧。这个社会本来就有病了,别让“它”的病情加重,而这一切,就从你我开始吧!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0年前曾有个相当流行的辩题:美丽是福不是祸/ 美丽是祸不是福。记忆还很清晰,某场辩论赛里,正方的论述里要求反方解释,如果美丽是一场祸事,为什么人们始终要追求自己的美丽、追捧他人的美丽? 若干年后我明白了,人们对美丽的追求、欣羡和渴望,恰好是因为美丽是一种稀缺资源。你一定也体验过,美人就算面无表情地端坐一隅,她的侧颜竟也莫名让你心情轻快起来。美丽是带有力量的——月晕效应,让你毫无来由地觉得美人必然处处都好,于是心里不由得也跟着亲近又喜爱了几分。美貌本身就是一种向外发散的语言,就像普通人的灿烂笑容能牵动人心一样,差别只在于美人什么都不做就已经凭着容貌撩动了他人的愉悦。 于是,美人做许多事,都比别人少了几道工夫。咱们就算不是美人,也知道美人的神奇力量。比如吃晚餐隔壁桌帮你买单,出门玩耍总有顺风车,买一块蛋糕回家后发现盒子里装了两块蛋糕,和守卫大哥软声请求几句就被放行……举凡种种,都是美人日常生活里常见的特殊待遇。 美人也许会有点单纯,因为大家都会对她很好。美人和富人一样,都会觉得世界特别美好,人们总是善良。 不过,大家不曾知晓拥有美丽的弊端,往往眼中只看到美丽所带来的表面利益。如果今天有一个美人愁苦地叙述自己因为容貌姣好而生的烦恼,人们不免会认为美人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几位朋友的女朋友都是公认的美人,盘靓条顺还各有风格;她们不是某类搔首弄姿以求关注的网美,可社交媒体上随手拍下的生活照里仍满溢着藏不住的性魅力。私下里,她们都有共同的烦恼——账号后台常常收到男人发来的性骚扰讯息,或是阳具照,或是对着她们照片手淫的影片。又或者,本是平平常常做生意的时候,乙方的美人常会接到来自甲方的暗示:给你这单赚到钱之后,你会怎么报答我呀? 美人太引人注目了,人们对她们有更高的道德期待;或者是一种微妙的恶意?既然你占着大家呵护你礼遇你的便宜,你就更不能行差踏错。普通人做了一件坏事,大家可能就叹一句,唉人之常情。若美人做了同一件坏事,大家则指指点点,哎看她样子美美的人好好的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真是可惜了她那张脸。 你要说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吗?这个根深蒂固的价值排序,恐怕也只是一种没有足够辩证的偏见;只是大家不知怎么也懵懵懂懂地接受了,于是成为社会主流。但话是那么说,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那么笃定自己能完全做到“不以貌取人”吗?我自己就已经不敢保证。譬如我早听说某个人思想浅薄德行有亏,但当她光彩照人言笑晏晏地出现时,我也不免觉得清风拂面而对她心生好感,开始思考是否该重估观感。 内在美是人性的修炼,但外在美是人的天性向往。不如看看历史,在侯王将相的政治故事之外,流传下来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历代美女的一席之地。我们无需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放在对立的位置,这两者可以相生相成,成就绝代美人的风采。 香江美女李嘉欣,一直无法摆脱小三名声,人称“恃靓行凶”代表。亦舒也曾批:美则美矣,毫无灵魂。但美女如美景呀,大美女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为这个社会提供了挺有分量的价值,人们何必在她们身上增添更多的情感投射,要她们既有品德又有才华?我们是在强求每一个美人都要接近于无限完美的人呢。 美或不美,她还是她 于是我慢慢觉得,美人的脾气就算坏一点姿态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美人温柔和善好接近,就会涌来多几百倍狂蜂浪蝶的试探和骚扰。比如我那个娇小可爱的学妹,到小商店买个东西,都会被男店员纠缠着要拿电话号码。坏脾气隔绝了一大半的不怀好意,也免于随之而来的各种情绪劳动。那么美人交朋友,为了保护自己,设下比较高的门槛也理所应当。 曾有美姐在受访时说:我觉得一个人的美不该由选美赛所定义。可想想,那么她参加选美赛的目的是什么呢?美人总是自知的,美貌一直是社会上通行的杠杆工具。 所以美人也有容貌焦虑。就像由奢入俭难一般,美人也不愿接受容颜老去——美貌在过去30年已经是她们身分认同的一部分啦。而媒体与群众毫不容情,逢昔日大美人中年以后的照片曝光,或是赞叹风采不减当年,或是嫌弃美貌已经衰败。 美貌的赏味期限,真实又残忍。迟暮美人想要留住青春,还需要一点脑子、美商和财力来规划医美路径。聪明的美人早已把美貌的效益最大化地兑换,尔后心满意足地拂袖而去。更有清醒的美人,早已摆脱来自他者的凝视与牵制,专心修炼自身,管她韶华逝去以后,美或不美,她还是她,不改其心。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