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保险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着 “诊断相关组” (Diagnosis-related Groups,简称DRG)的可行性,试图让医疗机构在诊断和给出医疗方案时更加谨慎。不过,我不认为这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问世。 不久前写到了保费涨价的 “错觉” 后,果不其然,许多网民并不能接受这些事实。纷纷觉得保险机构在 “吃人” ,要求政府出手干预。 当然,我们亲爱的政府自然也是有求必应。 国家银行也出了一份声明,软硬兼施地逼保险公司延迟保费调整速度。但在我看来这也只是缓兵之计,更别说,国家银行早就知道了保险公司调整保费一事(但还是架不住政府给他们的演出剧本)。 政府作为掌权者,确实可以用各种名义去干预,全都师出有名。 但是,我们还是要问,这就足够了吗?因为保费终将还是要调整的,医疗费用的涨价是压不住的,投保人的怨气就更别提了。 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和投保人之间的三角难题要怎么解决呢? 在这里,提一个名为 “马科夫过程” 的数学模型概念。 简单来说,学校在检讨老师的教学素质,希望能够让全部学生都不翘课,因此,校方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诸多要求。而有趣的是,这学校的学生总会按照一个固定概率翘课,翘课之后也会按一定概率重返学校上课。 马科夫按照这些模型假设来推演,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总会有75%的学生会认真听课,而有25%的学生翘课。 纵使老师在某天的状态极好,让 100%的学生认真听课。之后,还是会打回原形,达到75%的学生会认真听课,而有25%的学生翘课的均衡准状态。 因此,如果学校要改善这个问题,那么就要认真压低学生翘课的概率,以及提高他们翘课后重返学校上课的概率。而且是长期改变这两个变量。 这个数学模型概念就点出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就是——我们需要从一个完整系统的方式去理解问题。关键的变量如果没有改变,那么就你怎么干预,还是做无用功。 我们回到正题,来试着模拟一些情景吧。 假设一个村子里有100人,每人一开始就交出1,000令吉出来,作为医疗保费。那么这里的保费总共会有10万令吉。假设每年有一半的人会索赔,索赔金额(也就是医疗费用)为1,500令吉(如果保费和索赔金额相同,那么保险机制就没必要了),总索赔金额为7.5万令吉,那么我们就会带着2.5万令吉进入第二年。 到了第二年,假设有2%的人觉得不划算,决定断保,那么这一年的所收集到的保费就会是9.8万令吉,新旧保费共有12.3万令吉。 如果医疗费用上涨了5%,而且同样有一半的人索赔。那么第二年的索赔金额为78,750令吉,剩余金额为44,250令吉) 到了第三年,有更多人觉得不划算,4人退出。 我们以此类推,到了第六年年末,不再有人退出,剩下的80名投保人都不会退出。这个时候,整个保费池子的金额也来到了高峰,年末剩余金额约为6.6万令吉。 随后那几年,因为还是有一半的投保人索赔,于是这个池子的年末金额越来越少。到了第十年,为3.9万令吉,80名投保人平均得到大约490令吉的保障。 以上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拟。 我在关键变量的选择都是很保守,如果我们把医疗费用的涨幅设为10%,那么这条村子的保险机制到了第七年就没钱了 。而且,我也没有调整索赔人数的比率。要知道,一个正常的保单里, [vip_content_start] 会退出的人们自然是索赔概率较少的群体。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索赔人数的比率是会越来越高,而非一直维持在50%。 当然,如果我再做一些调整,例如保费每年都上涨5%,那么这个保险池子到了第十年还是有钱的,但还是难逃人均保额严重下滑的局面。 会用到这个模拟,是用来说明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医疗费用,保险费用,以及投保人之间的三角难题。 整个医疗保健系统里,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变量,分别为:保费调整幅度,医疗费用调整、投保人索赔率、平均索赔金额,以及断保率。 医疗费用涨价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此前文章已经提到了,不管是疲弱令吉、新型仪器和药物费用、医疗劳动力短缺等等。 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着 “诊断相关组” (Diagnosis-related Groups,简称DRG)的可行性,试图让医疗机构在诊断和给出医疗方案时更加谨慎。不过,我不认为这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问世。所以,医疗费用的变量,很难调整(不厚道地说,医疗机构比保险公司好赚多了)。 那么,我们就只有另一个做法,那就是减少投保人索赔的概率。 这一点,国家银行的立场已经很明确,要求保险公司退出 “共同支付” 性质的医疗保单(co-payment medical insurance),关于这一点,我之前两篇文章有详细说明。简单来说,就是让投保人在索赔之前支付一小部分,类似象征意义的5令吉,乃至15令吉的费用。 这一点,或多或少能够改变投保人的索赔习惯,会更认真思考是否有看病的需求。有共同支付性质的保单,其保费也会比较便宜。因此,保险公司是能够在索赔率、平均索赔金额,以及断保率,这三个变量上做出调整。 这也是目前能够看得到的较好解决方案了。 不过,还是举步维艰,因为许多投保人都不喜欢这类保单,保险经纪也不喜欢卖。毕竟,大家都喜欢简单和容易的方案。 唉,不说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身体健康,不需要有任何索赔需求。说到底,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只有健康是真财富!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