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最新防疫SOP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3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公审
静中贪闹地远观/颜书韵(永平)
许是自己孤僻惯了——孤僻之于物理上的,实质上的疏离人群——这几年连在喧嚣的社媒平台上也愈见边缘,擅用系统设置,将大部分脸友动态设为“不追踪”,并没有解除线上朋友关系,但就是看不见他们分享的一举一动了。 从前求耳根清净,现在盼眼不见为净,只怪自己修为不足,杂念易生,遂干脆果断疏离人潮,像自行上岸的座头鲸,搁浅在波澜无惊的滩上苟延残喘。 所以前阵子当我无意间看到友人(还是有少数未屏蔽的)分享的人间轶事,素昧平生的人在某座城市的某家餐厅遭遇不公,逐字逐人悉数述说,写得比小说还激昂、比散文更饱满,上万字放到网上公审,一众网友各拥立场选边护航,即使文字不是声光影片,稍一浏览却可感受到吵翻天的声线。 我讶异的不是这个时代凡事喜欢上纲公审的司空见惯,也非底下酸民吃瓜看热闹的刻薄嘴脸;我惊觉的是,在我止水静飞的个人时空之外,原来一直有着那么热烈浮躁的是非琐碎,像光柱底下才看得见悬浮旋舞的微尘颗粒。 想想要是自己经历同样事件,无论审判他人还是被他人公开处刑,我都应该吃不消吧。不仅无力回击,也会脆弱得不堪一击,像《我推的孩子》里被“社死”的赤音,被一则则不负责任、看不见脸面的黑影逼到生命的角落。而我似乎有着天生的自知之明,自信阙如,才一早便离远这场我玩不起的游戏,宁愿当一个边陲者,在自己门可罗雀的庭院发些无关痛痒的小牢骚。 我俗辣地总是回避争执,即使不理亏,也鲜有挺直腰杆冲撞的力度。我被自己抛入的孤山湮云浸淫太久,久到忘记言语,忘了在人间辩驳的必要,化身一只寒蝉,只对准自己的树洞嘶鸣。 很多人是事后诸葛亮 我坐在小镇新开的一家咖啡馆书写这一篇文章时,幽静的空间突被推门进来的两位年纪不到大妈的姐姐打破(这个时代,叫“阿姨”似乎已然政治不正确)。两人像议论着什么,声量愈发高涨,直到我不得不从文字里回过神来,被动地倾听她们要求服务生替她们的手机下载店家App,想享有买一送一的会员优惠。 其中一位大姐不断命令年轻的柜台小哥,素养或职前培训良好的服务生还特别绕出收银台,手把手教她们下载安装。“所幸”后来一切顺利,大姐们似乎对消费和服务相当满意,店家也圆融地迎送人客,宾主尽欢,双赢互利,城市一隅又落幕了一出喜剧,只有我的耳畔还回荡着大姐咄咄逼人的口气。 若是当下发生冲突,大姐与柜台小哥的交流无法达成共识,两者在店里相互叫嚣,上演网路上隔着照片和文字描述的那种忿怒,刻意窝在离门口最远角落座位上的我会怎么做?是成为爆料公社的题材提供者?还是上前了解状况后试着缓颊?抑或是继续当一枚墙上的影子或看板,事不关己地继续写字? 这样的假设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更多时候是,网路上看到的那些剑拔弩张也并非现场发生,很多人更好事后诸葛,用文字将事实导向有利他们的方向,任由人多嘴杂发酵之。只是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原告反倒成为众矢之的时,他们就会删帖灭迹,噤声沉潜。而一段风雨很快就被下一则城市奇闻取代。 其实相较于其他完全不碰社媒或甚至不把个人生活倾注网路的人而言,我已算是相当“在线”了。我还是会不甘寂寞地写些字丢到网海,任之浮沉,静中贪闹地远观俗尘的大小纷杂人事。仿佛以为还有人在等待我的文字我的想法那般,谨小慎微地把自己切碎的一部分,投入随时掀起腥风血雨的汪洋。
1星期前
黄文民 · 匿名发贴文 公审平台?
日前,我从一篇公审内容的匿名贴文留言中,看到有网民留言表示,发布者可匿名发布贴文,尽管内容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描述的情况足以让人知悉公审对象的身分。
1月前
顾客给1星差评遭肉搜公审 咖啡店恐挨告
一名陈姓女子近日到台北一家韩风咖啡店消费时,跟店家因最低消费限制发生纠纷,事后也在谷歌给了店家一颗星差评,没想到店家竟然肉搜这名顾客并将她的照片放到Instagram公审,让女顾客气得报警,并准备提告店家!
5月前
业者:顾客有权只吃不喝 茶水档不能强买强卖
“无论只吃不喝,或只喝不吃都是消费者的权利,不能强买强卖!”
6月前
咖啡店风波 | 滥用网络骚扰恐吓可入罪 张念群:最高罚5万监1年
擅自把他人照片放上网络公审有无犯法?数字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解释,如果滥用网络设备发表激怒、骚扰、威胁及辱骂他人,就等同违法。
6月前
更多公审